貓教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應設計多種形式的讀說訓練。
【點評】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精悍短小、生動有趣的美文。李老師抓住了這篇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把這堂課上成了一堂書聲瑯瑯、情意濃濃、笑聲陣陣的好課。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全部藝術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李老師正是遵循了這一點,在師生和諧融洽的對話中,不知不覺上完了這堂課。總的說來,有兩點特別值得借鑒。
第一,師生平等對話,課堂活而不亂。上課伊始,教師播放了一段貓活動的可愛畫面,教師很自然地與學生坐在一起觀看,一下子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和諧融洽的平等對話從此開始。
課堂上還常?梢砸姷嚼罾蠋熍c學生親切交談,學生時而神情凝重,時而忍俊不禁,時而淺吟低誦,時而語調鏗鏘。整堂課學生暢所欲言、思維開闊,師生之間仿佛有一根看不見的線在牽著。
第二,創設良好情境,理解文章到位。創設良好情境,對于小學生理解文章尤為重要。李老師關于理解“屏息凝視”的情境創設、關于理解“豐富多腔”的情境創設等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聽者頗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這一點從學生的上課表現也能明確看出。
總之,一堂好課應該是重點、難點加特點的能啟迪人思維的課。盡管這堂課仍存在一些問題,但李老師作了有益的嘗試,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