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設計5
能否把二者對調(diào)?為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異同。
② 用“無論……也……”練習口頭說話。
③ 體會第二自然段的寫法:
a、這一自然段寫什么?段中的“:”號有什么作用?“冒號“前后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
b、仿照這一自然段的寫法,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說具體。
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a、師范讀,問:
同學們,你們感受到貓的古怪了嗎?
b、生齊讀,營造師生賽讀的氛圍。
四、小結課堂,鼓動背誦
1、師:這是一只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又多么目中無人,膽小時什么都怕,膽大時又勇猛無比的古怪之貓,老舍先生的筆墨真是酣暢淋漓,讓我們一同來把這些文字“錄進”腦際吧。
2、說說該怎么記誦比較快。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記并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2、背誦課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4、選做:
嘗試用簡筆畫把這只貓的古怪樣畫下來,并用簡單的文句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誦課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聽寫本課的部分詞語。
二、學習末段,體會“可愛”
1、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評議:
小貓的“可愛”,你感受到了嗎?
2、挑戰(zhàn)前面朗讀的這位學生,學生再評議,爾后全班齊讀。
3、比較并積累詞語:
⑴ 誰能說出與“生氣勃勃”相似的詞語呢?
(生機蓬勃、生機勃勃)
⑵ 這些詞語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建議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較。)
三、回讀課文,感悟“喜愛”
1、這哪里是在寫貓,分明是在寫自己家里那個淘氣的小孩。從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歡他描寫的那只貓的,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
2、學生再讀全文,用筆描畫。
3、指名學生交流。
4、師生共同朗讀學生交流的文句。
四、閱讀鏈接,學習寫法
1、指名學生朗讀課后提供的“閱讀鏈接”。
2、與課文相聯(lián)系,說說課后選編的兩只貓與老舍筆下的這只貓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3、師小結:
要想寫好小動物,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⑴ 要對小動物充滿喜愛之情;
⑵ 要細致觀察小動物,并能恰當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動物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進行細描。
五、拓展練筆
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用一兩段話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記述下來,與同學們分享。
【評析】
這份教學設計重在凸顯以下特色:
1、親近文本,品詞析句: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注重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抓住“古怪”與“可愛”,通過品重點的關聯(lián)詞、成語等,采用換詞比較等的方式,以詞推進到句與語段的學習上,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為營”,在親近文本中,觸摸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注重遷移,“現(xiàn)買現(xiàn)賣”:
學了第二自然段的總分關系的寫法后,要求學生以此為藍本,將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進行擴充“補白”,既立足文本,又尋求有效的“讀寫結合點”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