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課生字、生詞,弄清“枝折花落”和“屏息凝視”兩詞中多音字的正確讀法。
二、閱讀課文,了解貓長大后和滿月時的特點,并運用朗讀與想像相結合的方法深入體會滿月時小貓的天真可愛。
三、了解課文大意,感受老舍先生的愛貓情懷,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鋪設情感。
哪些小朋友家里養過貓?你們仔細觀察過貓嗎?貓給你們什么印象?
敘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歡貓,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課本上《貓》。今天,我們一起去讀讀老舍先生筆下的“貓”。
二、用心讀文,整體感知。
1.讀文解難: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注意把難讀的字找出來。查字典: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等詞語(通過查字典,結合語境,重點弄清“枝折花落”“屏息凝視”中“折sh锓屏bǐng”的讀音。)
2.初識內容:
你覺得老舍先生家里養的是怎樣的貓?(讓學生各抒己見,將貓的各種性格一一談出,啟發學生理解貓的性格的古怪)
1、知道“古怪”這個詞語的意思嗎?(特別,難以捉摸)
2、再反復讀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寫了貓的性格的古怪的?集體交流
3.理清文章脈絡:
老舍先生到底寫了幾只貓,出示兩幅掛圖。
文中哪部分寫了長大后的貓?哪部分寫了滿月時的小貓?
讓學生劃分段落,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寫大貓的作為一段,把后面寫小貓的作為一段,分好段想一想:課文第一段,主要寫大貓的什么特點?課文第二段,寫小貓的什么特點?把能概括它們這一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第一段: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第二段: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三、品讀想像,情感共融。
1.讀讀想想,小貓滿月時有什么特點?你還能從文中感受到什么?
2.小組交流,品讀想像,激發學生愛貓之情。
四、欣賞精品,激勵共鳴。
1.現代大作家馮驥才也曾寫過一篇類似文章《珍珠鳥》,和老舍先生的《貓》有異曲同工之妙,想欣賞一下嗎?
2.其實,不論是大作家,還是我們普通人,都有過與小動物朝夕相處或親密接觸的經歷,只要我們像老舍先生那樣仔細觀察,充滿愛心,我們也一定能寫出同大作家一樣精彩的文章。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貓 (大貓) 老實 (可是) 貪玩
古怪 貪玩 盡職
溫柔可親 一聲不響
怕 勇猛
《貓》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和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
2、抓重點詞句,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一種小動物,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個片段。
教學難點: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敘述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圖片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說說我喜歡的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