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說課設計
一、教學簡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已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余味無窮。根據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孟、帆、唯。(智能目標)
2、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3、掌握古詩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技能目標)
4、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技能目標)
5、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理解詩意,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是教學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作者感情,并學會詩人表達感情的方法是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教法: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從凝練簡潔的詩句中,馳騁想象,領會詩情,確
實不容易。我在教學設計時以師生互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點,相機引導,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通過品析詩句,揣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過多種誦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語感。
學法: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采取“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說一說”的學習方法,采用個人自學,小組合作、全班討論交流的形式來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讀,即讀詩中的重點詞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始終貫穿于課堂的全過程; “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問”,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說自己的獨到見解。學生始終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積累語言,在反復的多形式的朗讀中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三、教學程序: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