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小朋友寫的。請大家認真看老師板書。說一說,你看到“呼風喚雨”會想到了什么?
板書課題:
2、什么叫世紀?
(一百年為一個世紀,2006年屬于21世紀)
呼風喚雨的世紀又是個什么樣世紀呢?下面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讀不通的地方再讀一遍,把課文讀通為止。
(學生自由讀文)
二、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課文里有許多生字組成的詞語你們會讀嗎?
課件出示詞語:
呼風喚雨 騰云駕霧 農耕社會 歸根到底 程控電話 出乎意料
指名讀──齊讀。
2、默讀全文,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誰能說說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呢?
出示: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齊讀。
4、古人說:學貴有疑。所以,要讀懂課文,一定要學會提出問題。請大家看課文,你想弄清什么問題?
5、看來大家越來越會讀書了。那么20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那么人類又是*什么來呼風喚雨呢?請女同學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一想你從這一段中體會到了些什么?
6、老師發現大家把“發現”與“發明”還特意分得很清楚。說說看,你們認為“發現”與“發明”有什么不同。
(“發現”和“發明”,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鞍l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如,本組后面的三篇課文中講到的電腦、太空育種是前所未有的新創造,而恐龍飛向藍天演化成鳥兒,就是新發現。)
課件出示:
人們在地下( 。┝嗣旱V。
科學家( 。┝饲八从须娮佑嬎銠C。
7、在20世紀前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請男同學齊讀課文第三段。并請找出有關句子。
(指名讀)
8、在農耕社會里,人們的生活十分貧乏。作者說:“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但是,還遠遠不止這些。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說看,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9、面對如此貧乏的生活,人們只能通過幻想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竟紛紛變成了現實。在20世紀有哪些發明呢?女生讀課文第4段,用──畫出有關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