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導學案(精選3篇)
呼風喚雨的世紀導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朗讀16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學習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學習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班級展示、質疑探究、總結歸納
課前
【學案自學】
一、基礎知識
1、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 ) ( ) ( ) ( ) ( ) ( )
寄 托 依 賴 船 舶 哲 學 家 原 子核 潛 入
呼風喚雨 出乎意料 農耕社會 騰云駕霧 程控電話 因特網
2、借助工具書理解詞義。
呼風喚雨:( )
世紀:( )
發現:( )
發明:( )
二、理解課文
1、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句寫的?用“ __ ”劃出來。
2、細讀第二自然段,找出設問句。理解“發明”和“發現”、“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區別。
3、悟讀三、四自然段。
(1)動筆畫畫:劃出描寫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的生活狀態和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2)你認為“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
)
(3)神話中的“ 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什么樣的本領?(
)
(4)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
)
(5)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做為(
)句,說明了( )
提示:本句詩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后來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竟發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勢。
(6)用心想想:課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么好處?
方法:( )
好處:( )
(7)舉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
4、品學第五自然段。
(1)為什么說“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
(2)“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里?(
)
課中
【小組合作】
下面我們針對學習目標,進行合作學習。要求在組長的組織下,針對問題,展開學習和討論,人人發言,互幫互學。
小組分工;第一組,交流基礎知識。第二組交流理解課文的1、2題。第三至六組交流理解課文的第3題。第七組交流第4題。
【班級展示】
同學們,讓我們把我們交流的結果展示給大家,展示的過程同時也是享受的過程。
1、請第一組同學展示基礎題。
2、請第二組展示理解課文的1、2題。
3、請第三至六組展示理解課文的第3題,其他組的同學也可以補充。
4、請第七組展示第4題。
【質疑探究】
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還會創造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又發現了哪些問題呢?
【自悟自得】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或者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嗎?可以從學習方法,課文內容、內心感受等方面來談。
【達標測評】
1、選詞填空。
發明 發現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刻苦鉆研,愛迪生終于( )了留聲機。
最近,我國又( )了好多處大巖洞。
幻想 理想
沒有( ),也就沒有科學的發展。
我們應該有偉大的生活目標和崇高的( )。
改變 改觀
由于天氣的原因,學校( )了開冬季運動會的計劃。
在大家的努力下,這里的面貌( )了許多。
2、選擇句型。(填序號)
a 設問句 b反問句 c 疑問句
是誰在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 ( )
難道不是科學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嗎? ( )
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 ( )
人類靠什么來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
3、課文精彩語句品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的本意是( )在本文中指( ),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本文引用詩句的意思是( ),引用詩句的作用是( )
課后
【課后反思】
呼風喚雨的世紀導學案 篇2
學習內容 呼風喚雨的世紀2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學習分析 學習時,可以先借助工具書理解“呼風喚雨”和“世紀”的意思,理解課題。然后圍繞“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重點閱讀第3、4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了解“農耕社會”是個怎么樣的社會,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在近一百年中變為了現實。
學習準備 資料卡片
學習流程 導學策略
文中寫哪個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交流感悟。從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20世紀非常了不起?全班交流相關的句子,簡述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①學生自由讀這一段。
②這段話中舉了哪些科技成就?這么多巨大的成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跟我們的祖先比比,哪兒方便了,哪兒舒適了?③對這些成就,這些改變,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這一段,把高興、激動、自豪、幸福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齊讀。④大家發現沒有,這段話舉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20世紀的成就。你還能舉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嗎?⑤在人類歷史的百萬年間,我們只用了短短的一個世紀,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太令人驕傲了!文中有一句詩對此進行了稱頌,在哪兒?⑥所以,面對這樣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變,我們不能不承認——(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出示第三自然段】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①學生讀這段話。②我們的祖先他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他們想過上好的生活嗎?但是他們只能靠幻想,那我們祖先的幻想在哪兒,他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現在有沒有讓“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變成現實?怎么實現的?③何止這么一點幻想變成了現實!你隨便代我們祖先說一個幻想或者美好愿望,現在一定能幫你實現。誰來說?(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感受科學成就之大)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現實!多么強烈的對比呀!你感受到了嗎?其實,對比是一種很好的說明方法。通過對比讓我們更直觀,更清楚地感受到了20 世紀取得的巨大成就。⑥在20世紀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我們又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同學們的證據充足,我們不得不贊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加感嘆號)是什么讓20世紀呼風喚雨呢?正如——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文章的前面也講到這個意思,你知道在哪嗎?科學技術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時代,給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學們感受到了嗎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出示問題,小組學習
三、個人展示
四、老師總結,升華主題。
教學后記
呼風喚雨的世紀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我能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3.我能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我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學習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知識鏈接:
1、“呼風喚雨”可以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
2、“千里眼”“順風耳”,在舊小說中指能看得很遠和聽得很遠的人。這兩個詞在課文中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脫自然的能力。
3、路甬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2004年2月,路甬祥獲得“意大利總統科學與文化金質獎章”和“學校、文化和藝術功勛證書”,表彰他為促進意中兩國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4、20世紀的新發明:x射線 維生素 青霉素 激光 洗衣機 磁懸浮列車: 霓虹 彩色膠片 冰箱 電視 圓珠筆 因特網
預習任務:
1、會認本課生字。
2、會讀本課課文。
3、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知道20世紀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2、理解詞語:“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3、分組討論: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4、自主學習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5、研習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
2)課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么好處?
3)你認為20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
我來闖關:
1、聽寫生字、詞語。
2、課文的中心句是 。
3、“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的意思是
。
4、讀了這篇課文,給我的感受是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動筆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長輩聽,聽取他們意見和建議。然后運用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練筆《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為《科技天地》的剪貼報或手抄報,全班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