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建議
4、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語言、文本感悟、學生朗讀、相關資料滲透等多種策略,把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有關長城的紀錄影片,展現如織的中外游人游覽長城的情景,或出示游客特別是名人、偉人的留言或題詞,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下面是幾位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贊譽之詞: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
(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總統里根)
5、本課的生字較多,教學時應以學生已有水平為起點,在學生自己認讀、互相交流的基礎上相機進行指點。要提醒學生注意,“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寫一橫。“蜿蜒盤旋、氣魄雄偉”等詞語可以通過查字詞典、觀察插圖理解。
6、課后安排了選做題,建議學生多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教師可以提示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建議有條件的學生進一步搜集,不必做統一的要求。
7、本課后面的“資料袋”中,列出了2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名單,展示了8幅精美的圖片,目的在于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文字,看一看圖片,查一查地圖,談一談感受;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或錄像資料,激發學生繼續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愿望;或是引導學生繼續閱讀一些有關世界遺產的文章,如選讀課文中的《迷人的張家界》,《同步閱讀》中的《碧水丹山話武夷》《廬山落霞》《黃山記》《仰望布達拉》等,從作品中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