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11
【教學時數】
一節課(40分鐘)。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生活中什么事讓你感到快樂?
2、小結:
是的,我們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樂的。但有一種快樂不是物質的獲得,而是心理上的獲得,如春風吹過,漣漪蕩開,給人精神上的愉悅享受。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我想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大家一定會獲得另一種快樂。
3、揭題、指名讀課題:
《給予是快樂的》(正音:給予 jǐ yǔ,理解詞義)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讓我們暫時拋開世俗的紛擾,用心聆聽這感人的故事!
(出示。)
2、誰來說你此時的心情?
3、過渡:
帶著你們的感動,打開課本,輕聲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內容。
4、學生自學。
5、全班討論:
⑴ 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哪兩個是主要人物?
⑵ 哪些內容讓你感動、讓你覺得出乎意料?
(學生自由說。)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處出人意料的段落:
⑴ 出示:
指名讀。評價指導。
(讀出“羨慕”。)
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⑵ 同學們認為小男孩會希望什么?
過渡:保羅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們來看:
出示:
① 保羅: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會希望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② 小男孩:“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這里有兩個省略號,都是老師加的,你能分別說出省略號里的內容嗎?先自己讀讀,再告訴我。
⑶ 小男孩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意料?對于保羅呢?你們怎么知道的?
⑷ 試著讀讀這幾句話,把這種強烈的反差讀出來?分角色讀。
2、過渡:
出人意料的回答讓保羅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于是便邀請他乘車兜一圏。我們來看這幾段:
⑴ 出示課文8~11自然段:
① 指名分角色讀。
② 再次將保羅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說的話對比,你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③ 保羅錯在哪兒?
⑵ 這件事中出現了一個什么節日?誰知道這個節日?(出示“圣誕節”)
⑶ 師:圣誕節,一個多么令人期待的節日,每個孩子本應無憂無慮地等待著它的到來,然而小男孩卻一心想著他那腳有殘疾的弟弟。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給弟弟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① 你們認為小男孩的這番行為包含著他對弟弟的什么情感?
② 自己練讀,讀出你對這種情感的理解。
③ 指名讀。
(你認為小男孩以后會努力實現他的承諾嗎?讀出他那種堅定的決心!)
④ 挑戰讀。
⑷ 多么堅定的承諾,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會在多年后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為了別人的夢想。你們認為那時最快樂的人是誰?為什么?
⑸ 師: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如何?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來嗎?齊讀小男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