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教學設計
依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的方法來自主學習。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批劃,自主理解,自主感悟,自主質疑,自主合作,集體分享等教學環節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總的來說,覺得自己上得比較輕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但課后仔細想想,還是有一些不足。
一是在教學設計上,重點內容分配的時間不充足。《大自然的啟示》是一篇略讀課文。它由兩篇短文組成,一是《“打掃”森林》,一是《人類的老師》。教學這兩篇課文,要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帶給我們的啟示作為教學的重點,課堂上要花大量的時間解決。為了顯示教學的完整性,我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讓生字、詞語的學習時間占了較大比例,達到了十多分鐘,致使在完成理解課文的內容和啟發上匆忙,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的不夠深刻。
二是教學機智還不夠。比如,在學習“打掃”森林這篇小文章,在集體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環節中,學生已經提到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如果破壞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就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可我卻沒有抓住這個契機,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其中的緣由,只是稍做點撥,沒有深入的交流感受。
通過這節課,我也深深的體會到,課堂上不能光責怪學生不認真聽,不會表達,教師自己也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并靈活的從中抓住要點,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來突破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真正覺得有趣味,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