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鵝》教學設計及反思
學習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聯系上下文、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欣賞文章的好詞佳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4、 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 上兩天,我們學習了《白鵝》(板書),大家一定記得豐子愷筆下的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吧?這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們一起來填一填。演出表格。
2、 學生填表并交流
白鵝
①姿態 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②叫聲 嚴肅鄭重、厲聲叫囂
③步態 傲慢從容、大模大樣
④吃相 三眼一板、一絲不茍
3、 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只白鵝,那是一只來自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出示課題),看看這只鵝又有什么特點。
二、 粗讀課文
1、 這篇課文生字比較多,又是外國作家的作品,語言表達方式可能不同與我們,所以請大家認真朗讀課文,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然后再想想,這只白公鵝又有什么特點。(學生自讀課文)
2、 交流檢查:
3、 出示詞語:
軍銜 腔調 車轍 漣漪 勾當 魚餌 禽類
榮膺 攀談 掂量 率領 廝打 撕咬 主宰
泥濘 凌亂 徑直 慢條斯理 耀武揚威
(1) 指名朗讀,正音,強調“勾當、率領”兩個多音字。
(2) 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交流解答。(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詞語,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預設:
軍銜:你知道哪些軍銜?(元帥、將、校、尉、士)
車轍:車輪軋過的痕跡;“南轅北轍”
漣漪:從字形看,一定與什么有關?怎樣的波紋?
勾當:壞事情
榮膺:聯系上下文猜想意思,再想想每個字的意思,說說詞語的意思。
掂量:作動作,邊做這個動作時還邊想什么?于是引申出掂量的另一個意思:思考
主宰:找到句子,讀一讀,猜想意思。白公鵝認為自己掌握、操控著整條河。
(3) 一排排讀詞語,發現每一排詞語都有什么特點?(表示名稱、動作)
4、 出示句子,讀一讀。
(1) 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啦,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啦,全是海軍上將的派頭。
(2) 通過車轍零亂而泥濘的路時,它也那么有辦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細翎都不沾上一點污泥。
(3) 當白鵝在淺水灘里挺直身子、扇動起兩只長長的有力的翅膀時,水面上便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的蘆葦也會沙沙作響。
(4) 要不,它就與鄰近的鵝群來上一場廝打,弄得滿河里漂浮著撕咬下來的亂羽。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5、 梳理脈落:
(1) 這只白公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填一填:( )的白公鵝
(2) 為了突出白鵝的高傲,豐子愷從鵝的叫聲、步態、吃相三方面進行具體的描寫,這篇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板書:走相、玩相)
三、 閱讀欣賞
(一) 欣賞第二段:
1、 默讀第二自然段,如果要用一個詞語概括這只白公鵝的走相的話,你覺得用哪個詞語合適?(板書:慢條斯理)
2、 自由朗讀這一段,作者葉.諾索夫是怎樣寫出白公鵝走路慢條斯理的?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好?
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