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說課稿
板書
設計
17、 觸摸春天 安靜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六、說反思葉瀾老師曾經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涌動。”《觸摸春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簡單,講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飛的故事。作者以別于常人的細膩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盲女的一個小小的動作,而更重要的是作者被這一小小動作所感動著。課文語言優美,但由于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學生對文本的體驗不是很到位,對于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學生體會起來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起點過高,學生對問題的回答總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此時,我就急于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代替學生思考。如在理解重點句“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望”時,在學生還沒有充分感知文體的情況下就直接切入,學生的情感狀態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所需要的情感投入產生了一定的偏差,使學生的理解始終在表面而未能達到更深的層次。因此,在補寫安靜能張望到什么時,由于沒有做好鋪墊,大多數學生只想到蝴蝶一詞,不能想到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能用心靈感受到的一切美的事物。在理解“此刻,安靜的臉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時,學生更是一頭霧水,似乎已經理解其實并未真正體會,其實這句話真正所的含義是安靜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得到了收獲,為自己創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也正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反思之后覺得本文真正有效的教學應該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讓學生先充分地感知文本,做好鋪墊以后再過渡到情感的升華。在教學過程中,我從觸摸春天下手,讓學生找出安靜觸摸春天創造奇跡的句子,然后讓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充分地朗讀,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安靜是多么的熱愛春天,熱愛小生靈,進而升華到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樣既抓住了語文教學中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又能夠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寓的深刻含義。 對于作者的感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我讓學生先聯系自己知道的事例來說體會,然后我又出示了張海迪,《千手觀音》殘疾人舞蹈隊,殘疾人運動員的畫面播放,讓學生感受不管是誰,只要努力生活,只要認真對待生命,都會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不僅讓學生獲得道理,也讓學生有個初步的人生觀以及生命的價值觀。
七、評課李主任:這節課的預習目標設計的沒有一點問題,能夠體現教學重點、難點,學生朗讀的還可以,只是談體會的時候說的不到位。另外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平時在上課時加強訓練,如:當一個小隊讀得不到位時,可以選一個朗讀比較優秀的學生做示范朗讀,或老師示范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