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氣》說課稿
設計思路:
1、語言增量,情調伏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堂課,我通過對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來談談自己對花的認識。在原有的語言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表達對花的喜愛的原因,使學生在喜愛的同時得到了語言的增量,而且為學生愉悅、輕松的心情打下一個寬松的氛圍。
2、重視感悟,體驗情感。
感悟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過程,也是實現主體能力發展的必然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極其活躍,如同隱匿在火山內的巖漿在急劇地翻騰,這一過程對學生來說是十分寶貴的自我提升的過程,也是教師需要十分關注的過程。《花的勇氣》一課對于整件事情的經過不作過多的分析,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最感興趣的句子進行研究,進行內化、體驗,深入課文創造的情境,在感悟花兒美麗的景色的同時體驗花兒身上的另一種美——勇氣。
3、重視朗讀,釋放情感。
學生通過理解,經歷了作者的情感歷程后,便產生了表達情感的欲望,而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法。”——這是最基本的閱讀實踐。特別是對《花的勇氣》這樣經典、優質的言語材料,“讀”本身就應當是閱讀教學的一個目標、一項任務。正是因為本文滿蘸著作者欣喜與贊美之情,描畫了維也納獨特的景色。文字優美,情感濃烈,猶如一幅迷人的寫意畫,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描寫花開放的這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優美、含蓄。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通過反復地有感情的朗讀可以使學生感受維也納的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感情朗讀,就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情感因素,溝通了作者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共鳴,受到啟迪并釋放了自己的情感。
4、注重說寫,升華情感。
語言訓練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顯性工具。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經常進行說話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造性,也有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新課標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教學中,我即時抓住學生情感的變化,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例如在挖掘“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這句話時,我讓學生想象那會是怎樣一副景色?進行說話訓練。這一環節,不但可以為引出作者的情感抒發做好了鋪墊,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好機會。第二次是在升華感情時發展學生的語言,在學生感受了花的勇氣之后,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的事例來發展語言,這樣使學生更能貼近自己的生活體驗,語言訓練更真實,更有效。使原本難懂的內容在語言交流中沿著作者的思路,上升到高尚的思想意境中去,從而升華了情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的思想境界,以求輕松地突破教學難點。同時也為寫出自己的感受作了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