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學案例
②課件出示各色鮮花圖片。師:請欣賞,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你看到的?(學生自由說)
師小結:鄉下人家有的是這樣獨特而迷人的景色!大詩人杜甫有一次來到鄉下,見到鄉下人家的鮮花,曾經寫下一首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啊。
③齊讀這句話。邊讀邊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理解作者所感受到的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應是本句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從學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尋找作者的感受,在讀讀、說說、議議、看看中,我適當點撥,從而真正引領學生理解內容、加深體驗,從而感受鄉下鮮花的獨特。】
3、指名讀劃記的句子,談感悟。師:這位同學帶我們走進了屋后的竹林。課件出示句子: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①師:幾場春雨過后,你看到了什么?
抓住“許多”“成群地”“探”等詞語體會生動形象的表達手法。
探出來與長出來冒出來有什么不同?
(從“探”字中體會到嫩筍的迅速的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②師:這番情景正像諺語所說的“清明雨水多,竹筍滿山坡”、“春雨下一時,嫩竹長一尺。”并展示圖片。
③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小春筍,告訴我你那么快想從地里鉆出來想看什么?
④讓我們這些小竹筍帶著渴望帶著迫切快點鉆出來吧!(齊讀)
【設計意圖:本句的教學側重去體悟作者的表達手法和用詞的生動準確,從語言文字的角度感受鄉下人家的獨特。】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課件出示中心句)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板書:獨特 迷人
板塊二:雞、鴨
師:現在讓我們走近鄉下人家的雞鴨,去和它們交朋友。
(一)默讀3、4段,感受語言文字的趣味。
(二)選一處談談感受。
(三)女生讀第3段,男生讀4段。體會它們的可愛和作者對它們由衷的喜愛。
【設計意圖:與前面的靜景相比,這組動景處理起來要粗略些,放手些,因為對于動物,孩子們想講的話很多,猶如樂曲中的間奏,給孩子多一些自由發揮。】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課件出示中心句)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板塊三:吃飯、睡覺
(一)自由讀5、6段,談談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體會“天高地闊”。
(二)句式訓練
①根據原文填空
(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鄉下人家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②聯系課文內容填空
( ),( ),( ),都是鄉下人家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2、師小結:是啊,鄉下人家和周圍的環境是那樣的自然和諧。板書:自然和諧
(三)引讀第6自然段。
師:夜幕降臨后,又是另一番景象,請同學們拿好書,接讀老師的話。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課件出示中心句)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設計意圖:這一組畫面的學習,是本堂課的關鍵之處,需要細細品讀,體會鄉下人家與身邊的景物自然、和諧的氛圍。為使學生理解這道風景,特地設計句式訓練:( ),( ),( ) ,都是鄉下人家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這樣的練習,既使學生積累了課堂上學到的好詞佳句并加以運用,又豐富了課外積累和感悟。語言文字訓練落實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的人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