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 說課稿
分析教材:
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由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都是講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這些人中有科學家、藝術家,也有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靈啟示,并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全神貫注》這篇課文是本組課文中的第二篇課文,在第一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課文中,已經學到了有關的語言、神態、動作描寫,而這篇課文既是對前面這篇課文中所學方法的運動,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也對下一篇課文起到過度的作用。
以全神貫注為線索,講訴了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對自己的一件剛完成的塑像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塑像,而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故事。課文的2、3、4自然段,重點敘述羅丹全神貫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作者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方面,對羅丹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把羅丹如癡如醉地工作狀態描述的維妙維肖。這種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所以抓住文中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理解羅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段段落之間的聯系。
2、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3、感情朗讀課文。
說教學過程:
《全神貫注》是一篇略讀課文,這些教學目標計劃在一節課內完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在預習中,他們已經能構解決掉一些問題,如生子詞、課文內容,以及對文中較簡單的句子段落的學習,課堂上,這種略讀課文,主要訓練孩子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自學課文,同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共同解決孩子們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這篇文章里,我覺得需要重點研讀的就是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句子。
根據教學目的,結合學生實際,我采用“質疑問難、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就這篇課文,教學設計我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板塊:
一、導入
通過名言引入最后一段中茨威格的話,了解這句話是從法國雕塑家羅丹身上得到的啟示,進而介紹羅丹的資料,了解羅丹。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賴于他工作是全神貫注的品質。從而引入課題《全神貫注》,并理解“全神貫注”的含義。
二、通過默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學生通過默讀課文,教師則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用三言兩語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教師則相機板書“發現毛病、修改塑像、忘記摯友、深有感觸”的內容。
三、問難質疑、研讀課文
“學源于思,起源于疑”。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學習具有目的性,有了明確方向,學習才變得更加容易,更具有針對性,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也更符合略讀課文的要求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