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問題提出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了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教學目的
1、獨立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借助注釋、插圖,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村生活,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4、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其中學習重點是:讀懂詩意,熟讀成誦;學習難點是: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過程設計
老師在學生讀通詩句的基礎上引領孩子疏通字詞,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1、初步領悟詩歌
師:從小學一年到現在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首先要借助注釋,疏通字詞,接著讀通詩句,了解詩意,最后想想畫面,體會情感。下面我們借助注釋,疏通字詞,了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師:借助注釋,你知道哪些詞和句的意思?
生:我理解山原、白滿川、子規、了的意思……
師: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不理解蠶桑。
師:哦,他不理解蠶桑,有誰了解?能幫他解答一下嗎?
生:蠶子、桑葉、蠶桑樹…..
師:剛才我們借助注釋知道了是結束的意思,再把蠶桑放進句中讀一讀——剛剛結束蠶子和桑葉又插秧,通嗎?蠶桑該做什么講?
師點撥:看來理解古詩,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詩句中去讀。
2、進一步感悟詩句
師:鄉村人家多忙呀!難怪詩人說:“鄉村四月閑人少”,這里的閑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組詞說一說嗎?
生:清閑、悠閑、空閑、休閑、閑暇……
師:哪些詞的解釋放在這最合適?你能說說原因嗎?
生:清閑的意思是沒有什么事情做,所以放在這兒最合適
空閑的意思是人們沒有事情做,很無聊……
師:你們說得言之有理,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說法,其實你們都想說,鄉村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閑著呀!由此可見,他們就是這樣勤勞,來,讓我們贊一贊勤勞的人吧!齊讀第二句詩。
3、理解詞語,想象畫面
這句寫人贊人,而第一句寫景,這句里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生:雨如煙是什么意思?
師:剛才我們知道子規的意思是杜鵑鳥,讀讀第二行詩,你知道杜鵑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嗎?
生:杜鵑鳥在雨中鳴叫
師:雨下得怎么樣?像什么?你能用上比喻和擬人手法說說嗎?
生:雨像煙霧一樣又輕又小。
蒙蒙細雨一直下著,讓天空蒙蒙朧朧,像童話中的仙境。
那雨絲很細,細得像牛毛、花針、銀絲,我的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層輕紗。
雨絲輕得像煙霧在我眼前縈繞……
4、從畫面中,體會情感
師:簡單疏通詩意后,我們感受到鄉村的景色很美,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句,品味其中的關鍵詞句,或許你對詩人筆下的鄉村四月有些新的認識。
師:在第一行詩中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生:綠遍山原的“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