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的教案
教學內容:23、 《鄉村四月》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認識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正確理解“蠶桑,山原,白滿川,子規,才了”等詞。
(2)通過誦讀,解讀,感悟詩文,了解內容,體會詩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能默寫這首古詩。
2.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先自學,啟發學生想象,在頭腦中把文字轉化為畫面。
(2)引導學生朗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重難點,關鍵
1.學習詩的內容,理解詩詞意思。
2.想象詩詞中描寫的情景,通過語言描述出來。
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掛圖,光盤等
教學過程:
一、由詩入手,激發興趣
1.你知道哪些寫風景的古詩?生答:(《春曉》《詠柳》《游山西村》《鹿柴》)
2.板書課題:鄉村四月
3.簡介詩人及背景。(翁卷,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一生沒有作官,布衣終身。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在永嘉四靈中年事最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4.自由讀題,說說題意!班l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5.出示掛圖,觀察感受。
二.自主學習詩歌,進行質疑(提倡自主學習,形成能力)
1.看光盤聽范讀,畫出節奏。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指名朗讀,糾正讀音,強調注意“蠶”,“!倍际瞧缴嘁簟
3.學生自由練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
4.小組內學生進行輪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學生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三.針對疑難,互教互學教師引導理解和欣賞(提倡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1“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
(2)教師引導欣賞
①. 這句話寫了哪些景物呢?(綠原、白川、子規、煙雨)
②. 作者所描繪的是一副什么景色圖呢?(江南水鄉的初夏美景圖)
③. 小結:是呀!作者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把江南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
2.“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1)學生匯報詩意:
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閑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殃了。
(2)教師引導欣賞:
①你從哪兒看出農民農活繁忙呢?(“才”“又”平實的用詞,充分地說明了農民的勞動的繁忙緊張。)
②、這里體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與贊美之情。)
四、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詩歌以朗讀吟詠為主,但要進行引導,將理解巧妙地化解在朗讀中,促進學生讀出情感,與作者形成共鳴。)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配樂。注重整合,提倡大語文觀,詩文畫結合。)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