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立足重點段落、多層次、多角度的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語感。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立足課題,提出疑問
教師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
(“魚游到了紙上”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游到紙上?)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立足課題提問,引起學生閱讀欲望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誦讀入境,整體感知
1、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問題不明白,下面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看能否從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讀書要求:
①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②邊讀邊思考“魚游到了紙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盡量將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來單獨再讀讀。
③讀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2、同桌相互交流:讀書要求中的有關問題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針對容易讀錯的字板書正音:澈、港、缸、聾;教師指名認讀生字及目標中的生詞。
4、點名交流:你對“魚游到了紙上”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課文,使學生養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習慣,真正達到使學生快速感知文本內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內涵的目的,為探究文本、走進文本鋪路。)
三、認讀詞語,概括內容
1、出示三組詞語認讀:
a、舉止特別 呆呆地站 靜靜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c、大家贊嘆 紛紛議論 相互交談 游到紙上
2、你能用上面的詞語或者部分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你拿出筆寫出來。
3、同桌相互對讀課文,相互檢查對課文閱讀的情況,交流概括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教師有意識地將詞語分為三類,a類是聾啞青年觀魚樣子的詞語;b類是聾啞青年畫魚樣子的詞語;c類是觀眾和“我”的做法的短語。讓學生分類讀詞語,目的是幫助引導學生對詞語進行邏輯歸類和分類積累詞語,同時用上述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樣做,既規范學生語言,又靈活運用詞語,使語言訓練與文本內容融為一體。)
四、精讀語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經知道了“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說聾啞青年把魚畫得像。請你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看看哪些段落具體講了這層意思。
2、教學第7—8自然段的過程。
①你知道“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意思嗎?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詞語能幫助你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重點抓住“一絲不茍”、“繡花”和“細致”理解工筆細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對金魚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筆細描?是怎樣做到工筆細描的?
③正因為他畫得好,圍觀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贊嘆的、又是怎么議論的?
④這時我再讓你說“融為一體”的意思,你能說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