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專心致志,忘我學習的精神。
2、學會生字新詞,著重理解“賞心悅目”“唯一”“一絲不茍”等詞。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多看、多聽、多問、勤動筆積累材料的做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中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
1、師生共同讀課題。啟發激趣:魚在什么地方游?魚怎么會游到紙上?魚游到紙上又究竟是怎么一個故事?
2、學習本課學習要求。
3、明確自學程序與方法及本課時學習任務。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一、二
學生用掌握的整體理解課文的方法并按自學程序與方法的第一、二條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三、知一
1、學生分段讀課文,引導其余學生評議。
2、學生匯報生字掌握情況
3、學生匯報分段,歸納段意情況,教師點拔訂正。
4、學生匯報通過初讀課文,了解課文講“我”在西湖玉泉遇到一個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畫魚的故事。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方法三(學習第一段)
1、學法提示:
(1)課文寫“我”喜歡花港更喜歡玉泉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定這一自然段?
(3)完成旁批中的問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教師個別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一段后述說。這一段講“我”常到西湖玉泉觀魚。“我”更喜歡玉泉,是因為在玉泉觀魚“池清澈見底”、“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看了心情舒暢。作者寫這一段這下文起了鋪墊作用。
2、理解旁批中的問題。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六、練知
1、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題。
2、學生自檢、教師點拔訂正。
七、結
學生質疑。明確下節課的學習任務。
第二課時
一、啟
上節劉課我們整體理解了課文,學了課文的第一段。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按自學程序與方法的三、四、五條完成學習目標中的一、三、四點。學生齊讀本課時的學習目標。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常規性讀課文。
2、完成旁批中的問題。
學生讀、想、說、寫,教師重點輔導后勁生。
三、知一
1、學生讀第二段后述說。
2、學生讀描寫青年外貌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三(學習三、四段)
1、學法提示:
(1)聯系第二段想想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程度,這從中可看出青年的什么品質?
(2)完成旁批中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想劃批說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知二
1、學生讀第三段后述說:
因為那位青年式筆細描,一絲不茍地畫金魚的每個部位,像姑娘繡花的捭細致;有時揮筆速寫,很快畫出金魚的動態,金魚仿佛活的一樣,游動起來。這說明青年畫的金鮭十分生動形象。所以小姑娘說“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