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贊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詞語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我心里”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自己讀書感悟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思考討論,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加法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周圍事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學習本課的寫作方法。
突破重難點措施:
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課
1.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7課——魚游到了紙上,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2.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3. 魚為什么會游到紙上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細細地品讀課文。
二、檢查初讀情況。
1.同學們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們先來看看生字預習得怎么樣?(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讀后正音齊讀。)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預習課文時你有哪些不懂得問題?
4.梳理提出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三、結合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1.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在書中找到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然后講給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2.交流問題1:
(1)我們理解“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先得知道“舉止”指的是什么?(板書:青年)“舉止特別”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他“舉止特別”?
(結合交流板書:忘我境界)
(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板書:看魚)
導語:從你們抓住的這些重點詞、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寫得多好啊!我們一齊讀讀,讀時突出那些重點詞、句,語速不要太快,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3)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這幅圖,說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觀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動作、神態;再看看周圍人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多媒體顯示青年畫魚的圖像,學生觀察。)
(4)誰能結合課文的詞、句說一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結合交流板書:畫魚)
小結:正因為青年看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們才感到他的“舉止特別”。
3.交流問題2
(1)“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誰能把你們討論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青年通過反復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裝的都是金魚鮮明、生動的形象。這就是“魚游到心里”的意思。
(2)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關系?咱們先來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