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教學設計
【一連抽了三名學生交流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都說得過于具體。老師只是提示要說得簡單而清楚,沒有教給具體的方法,讓學生歸納能力得到提升,是本課的遺憾】
3、同學們了解了本文講了一件……事(師小結,并形成板書。)那花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美麗、善良、勇敢……)
三、抓感動的句子,體會花珊的高尚品質。
過渡:同學們說的真好,不過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想知道嗎?如果我們認真研究描寫花珊的句子,你會發現花珊遠遠不止美麗、善良、勇敢,她還有很多品質藏在文字里面。你們想去探尋這些文字的秘密嗎?好,勾出描寫花珊的語句,反復有地讀一讀,想一想花珊是一個什么樣的姑娘,把你的想法批注在旁邊。(出示自學要求)
(一)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并適當點撥。
(二)小組匯報,教師深入每組,了解學習情況,并作指導。
出示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讀勾的句子,再說感受。
(三)全班交流。
過渡:總結自學情況。
1、苦練本領:學生交流并朗讀。教師根據指導情況,適當指導學生抓關鍵字詞感悟,適當指導朗讀。(終于九九八十一天)
(1)生匯報。
(2)寫話練習,感悟花珊練習的辛苦與堅持不懈。
從哪些詞語里可以看出花珊來的。
師追問:在練練習射箭和刀法的時,花珊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難,是吧?誰來說說花珊都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呢?學生交流。
出示:遇到了哪些困難,怎么克服的?和周圍的伙伴交流交流,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此步驟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亦可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因時間關系,臨時改成了說話。】
(3)學生匯報。
(4)這個故事在選進教材的時候,進行了縮減,同學們,想不想看原滋原味的傳說中是怎么講花珊苦練本領的?
出示:她先在村頭的一塊大巖石下練習射箭,每天迎著朝霞離開家門,頂著滿天的星星才回到家中。她練啊練啊,手臂練痛了,練腫了,手上起了一顆顆血泡,血泡消下去后,又結起一層厚厚的老繭,強勁的弓,也不知道拉斷了多少把。她一連練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練出一手高超的射箭本領。她的箭射得又準又狠:要說準, 天上高高飛行的雁群,她要射哪一只,就能弓響雁落;要說狠,箭頭能從石頭的另一邊鉆出來。
緊接著她又練習使用大刀的武藝,又是一連九九八十一天,練成了一手好刀法。村頭有一棵兩臂合抱粗的大樹,她一刀砍去,就斷成了兩截。
【此設計旨在讓學生欣賞原文中的語言,進而與自己的寫作進行對比,領悟寫作,但因時間關系,放棄了出示,心中有些許遺憾。】
淚別母親和日夜思母合在一起講
2、淚別母親: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預設:花珊舍不得母親,母親也舍不得花珊。花珊和母親的感情深厚。
師:對啊,花珊跟我們一樣愛著母親,媽媽跟我們的媽媽一樣愛著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為什么要分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