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教學設計
生:受苦受難的人們。
師:這就是舍小家,為——
生:大家。
這就是,舍己
生:為人。
這就是——花珊這種舍己為人的品質,怎能不讓人敬佩呢?
3、日夜思母:(變成紅檜)
(1)學生匯報。
(2)小結:是啊,這對母女為了大家的幸福,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分隔兩地,飽受思念之苦。母親在大陸的武夷山望女歸,花珊在中國臺灣的阿里山思母親,這不正像祖國母親期盼這中國臺灣寶島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嗎?
師:媽媽對女兒的愛如大海般深沉,女兒對媽媽的愛比山還高。為了人們的幸福,為了人們都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家庭的愛,她們卻將個人的愛藏在心底,將對人們的愛放在了首位。這偉大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課件出示兩部分內容)(學生先練讀,再分角色朗讀。)
4、勇除妖怪:學生交流并朗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適當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花珊武藝高強,勇敢。(出示文字前朗誦一次,出示文字后小組內練讀一次,抽幾組學生朗讀,全班朗讀一次)
(1)生匯報。特別點撥兩個直字。(把直換個詞語讀)
【學生不能換出詞語,老師立即出示了直的三層意思,請學生選擇,理解直在文中的意思,并體會花珊的勇敢,武藝高強。這樣做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也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
(2)學生朗讀。
四、拓展練習
剛才,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感動的句子,談了自己的感悟。現在,花珊在你心目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小組討論橫線上可以哪些詞語,看哪個小組填得又多又準確!(花珊,你真是一個 姑娘)
1、小組填。
2、全班交流。
五、總結并推薦書籍
1、總結:這一節課,我們對花珊的認識,由開始的美麗、勇敢、善良……到后來的堅持不懈、舍己為人……我們對花珊的認識,逐步深入。這是因為什么呢?
(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展開豐富的想象等。)
2、推薦閱讀。(課件出示)
今天同學們表現非常不錯,老師將沒有縮減過《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全文獎勵給咱們四二班,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可以找來讀一讀。
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課件出示)
【推薦書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有助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 為民除害
傳 說 花珊 紅檜樹
《武夷山和阿里山》教學反思
本文是選讀課文,主要講山里來了一個妖怪,打破人們的幸福生活。花珊決心除掉妖怪,她勤練本領,含淚告別母親,勇敢地除掉了妖怪,因為武夷山斷裂為兩部分,花珊和媽媽分別,唯有在武夷山和阿里山上互相遙望,最后媽媽變成了石頭,花珊變成了思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