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教學實錄
一、導入新課,明確主題。
1、理解題目。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起共同學習一篇新課文,叫什么呀?
生:《說勤奮》……
師:一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篇講道理的文章,那么講的是什么道理呢?
生:講的是“勤奮”的道理!
生:講的是做什么事都要十分勤奮的道理!
師:回答正確,加10分。其實,讀了課文的第一、四自然段后,你們的回答會更加具體!
2、直奔主題。
師:請兩位同學分別讀1、4段,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什么道理?
生:(2生讀書,師幫助正音,特別指出“梁”“社”音)
師:誰來說說課文講的道理?不看書說出來就更好了!
生: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生:我們要牢記勤奮,只有這樣,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也就是“有所作為”。
生:每個人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汗水和心血。(師:“汗水和心血”就是指……生:勤奮)
師:好,回答得真棒!這可都是大家認真讀書的功勞哦!
二、研讀事例,論證主題。
(一)、拋出疑問。
師:同學們,讀到這兒,我想:要是課文只有這兩個自然段,行不行?
生:不行,這樣寫,我們覺得太簡單了。
生:當然不行,應該要舉些例子來談談,讀者就明白為什么要“勤奮”了。
師:你是說,不光要講道理,還需要擺事實。
(二)、練讀“事實”。
師:課文里談了兩位名人勤奮學習,勤奮工作的故事,是哪兩位?課前預習過的同學一定知道!
生:一位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
師:不光說出了誰,還說出他是什么朝代干什么的,預習比較充分!
生:還有一位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
師:對了,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勤奮的嗎?生:想!
師:把書讀好了,你們也就知道了!課文的2、3自然段里有這幾個生字,認識的請舉手!
(媒體出示:“枕、稍、末、校、慣、渡、基、礎”8個生字)
生:(讀略)
師:現在自由去讀課文的2、3自然段,做到正確、流暢。
(三)、選學一例:
a、精讀第二段:
師:先請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大家邊聽邊用筆劃出:司馬光“勤奮”的詞語和句子。ㄉx略)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注意:用讀來交流。ㄒ簿褪怯米约旱母杏X讀出他的“勤奮”)
生:小時候,每當……一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媒體出示: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師:“卻”字(師點“卻”)表示前后做法不一樣,司馬光不一樣在何處?讀時注意一下“卻”,體會體會。ㄔ僮x)要“躲”起來干嘛?(師點“躲”)別說,讀。ㄔ僮x)聽出“勤奮”來了!
(媒體出示: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師:繼續交流!
生:為了抓緊時間,他用……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媒體出示: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一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