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詠 教學案例
初讀這首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綸的散文詩,感覺文辭的確優美無比。多讀幾遍,也能體會到作者借花抒發的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墒,怎么讓學生體會到這深層次的蘊意呢?
我一次次把心放進去細細品味:“我是一句話,大自然把我吐了出來,又把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我是花,“大自然把我吐了出來”,我綻放;“又把我收了回去”,我謝了,不,不是謝了,而是回到“它的心室里”,多么溫暖,多么親切!“我是一顆星星……”,我是花,我開放在“湛藍的天幕” 里,多么美麗!我謝了,不,是“墜落在碧綠的地毯上”,多么舒適!“我是大地的女兒……”我就這樣,讀下去,讀進去,最后,完全沉浸在詩的意境中,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多么熱愛生活、多么向往光明!
這么美的詩句,怎么讓我的學生愛上她?這么美的意境,怎么讓我的學生走進她?他們,畢竟還只是四年級的孩子。
在課前,我沒有設計出詳細的教案,只設計了三個大的環節:初讀正音——深讀感悟——總結提升。在深讀感悟環節,只想到一個引導學生讀書的問題:你最喜歡哪個段?把心放進去讀讀,看看自己能讀出點什么。對于課堂上,將出現什么情況會取得什么效果,心中沒有個底數。
就這樣,我草草地走進了課堂。初讀正音,因學生預習較好,沒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我按預設拋出了那個引生讀文的問題。學生聽清后,也有模有樣地讀起來,不多會兒,就有人舉手了?墒牵槠饋砗,多是讀自己喜歡的段,卻說不出自己的體會。不過,課越上到后面,學生的體會卻越讓我驚喜。下面是我課后整理出來的幾個片斷:
片斷一:
生1:我喜歡第一自然段。(該生讀本段)
師:你有什么感受?(該生支吾著,說不出來。)
師引:“我是一句話,大自然把我吐了出來”(老師做出花開的動作),花怎么了?
生齊答:花開了。
師接著引:“又把我收了回去”(老師做出花謝的動作),這是花——?(生接:謝了。
師再引:謝了?多悲涼多沒詩意啊!作者是說“把我收了回去,藏在——?”(生接:她的心室里。)
師:來,把心放進去,讀讀,你是花,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讀體會后舉手了)
生2:我是花,我回到“她的心室里”,好溫暖哦。
生3:我是花,我是大自然的女兒。
師:多好的體會,把它送進詩句里,讀出來。▽W生再次體會讀、展示讀,比剛才好多了。)
片斷二:
生1:我喜歡第五自然段。(該生讀:清晨,我與微風攜手宣報光明的到來;黃昏,我和百鳥一起向它告別。)因為,清晨,我和微風攜手宣報光明的到來。
師:你是用詩句來回答自己的感受。老師也喜歡這段,老師來讀讀,看看,你是花,你能體會到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感情誦讀本段)
生2:我是花,我很驕傲。因為是我和微風宣報光明的到來。
師:我驕傲!我自豪!送進去,讀出來!(生自由體會讀)
師:再聽聽,還有什么體會?(師再誦讀本段)
生沉默。
師:“黃昏,我和百鳥一起向它告別。”你曾經和誰告別?
生3:我曾經和媽媽告別。
師:告別時你和媽媽——?
生3: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