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賽課活動 橋之思 教學實錄
3、師:這種看不見的、無形的,是什么橋?(板書心橋)。
4、師:與木橋、石橋、鐵橋不同,心橋是怎樣構筑起來的?
生再讀:(引讀:世界上還有一種最值得……構筑起來的無形的橋)那就是以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構筑起來的無形的橋。
5、師:這樣的橋存在于哪兒?接著讀(第二d)這樣的橋存在與心靈與心靈之間……
6、師:生活中,你們從哪兒感受到了心靈、民族、國家之間這種信任、尊重的心橋?
生1:我曾經和同學發生了爭吵,可是最后她原諒了我,我們握手言和了,還是好朋友
師點評:這是諒解的橋。
生2:老師為了我們辛苦的工作,平日里我當好老師的小助手,讓老師可以稍稍的休息。
師點評:這是尊重的橋。
…………
生:(印度的海嘯、98年特大洪災……)老師相機點出尊重、信任、諒解、關注
7、師:如果沒有了這樣的心橋,心靈、民族、國家之間、會變成什么樣?
生:(美國攻打伊拉克、日本侵略中國……戰爭、民族仇恨……)老師相機點出不尊重、不信任、不諒解
生:人和人不在互相信任,就會互相懷疑。
生:大家都不相互尊重了,會有很多爭吵,紛爭。
8、師:由此可見,構筑這樣的心橋多么重要,所以作者說:(讀)這樣的橋越多……
這是心橋的作用,是作者由橋引發的思考,所以題目就叫“橋之思”(再讀課題)
9、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橋的作用是:(回讀橋是路的連接和延伸,橋也是路,是沒有路的地方的路。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溝通、交流,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而心橋的作用是(回讀:這樣的橋越多、越普遍,我們這個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雖然它們并不相同,可是卻有著一樣的功能,那就是(再回讀: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溝通、交流,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8、師:讀到這兒,我想在孩子們心里已經搭起了一座心橋,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需要這種尊重、關注的心橋。
生:我懂得了每個民族都應該……
……
六、小結:
孩子們都說得很好,這節課不僅讓我們懂得了橋的文化源遠流長,更明白了要用美好的字眼去構筑心靈之橋。希望(翻圖片)我們彼此之間的心橋更加的堅固,更加的美好!
這節課上到這里,謝謝孩子們!下課!
《橋之思》教學反思
《橋之思》是北師大語文教材第七冊中的一篇散文詩,它從橋的基本要素寫到橋與人的關系,聯系到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寫到這種橋越多越普遍,我們的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
學情分析:
1、四年級學生朗讀與理解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初讀-自讀-精讀-美讀-欣賞”的策略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
2、了解前兩節與后一節的關系,從整體入手,借助課后思考題:“橋引發了你哪些思考?”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并結合個人經歷、感悟“無形的橋”存在于人與人,心與心,國與國之間,甚至古今中外無處不在。
我執教的是《橋之思》的第一課時,根據分析教材,跟備課組的老師反復討論后,確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閱讀有關橋的信息,培養學生整理、收集的能力。
2、認會十個生字。
3、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橋的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