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中華》教學設計及反思
觀賞后指導有感情朗讀。
◇重點交流: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
你想到了誰?有哪些人在建設我們的國家?(課件補充展示: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等)我們呢?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為祖國做什么呢?
◇ 重點交流: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
“雄姿英發”是什么意思?想想,誰的姿態威武雄壯?作者把中華寫成一個“雄姿英發”的人,是什么意思?(中華民族在各族兒女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強大,就像一個雄姿英發的運動健兒奔跑在時代的跑道上。)
反復出現“愛我中華”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呢?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 全文朗讀、 總結全文:
1、樸實的語言,歡快的節奏,寫出了我國56個民族兒女團 結一心、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歌詞也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方法寫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親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有感情朗讀全文。
3、今年是建國60周年,你想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
4、提出期望。
5、再一次唱響歌曲。
五、 布置作業:摘錄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喜歡的話也可以全文抄寫。
[教后反思]
《愛我中華》表現了各民族愛我中華的強烈凝聚力,因此,本堂課我自始至終以調動同學們的愛國情感為主線。
對愛國情感的理解。如在理解“五十六”這個數字時,我出示三幅情境,讓學生先各抒己見:“五十六個星座在天空中出現是多么 ,五十六枝花聚在一起是多么 ,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多么 。”在說話的過程中,學生對本體和喻體有了感性的認識,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反復強調“五十六”的用意是為了說明中華民族大家庭團結一致。這樣的方法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學生先從文字中聯想生活情境,再從生活情境中體悟情感。這,就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2、我重視對文本的誦讀,積極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意,讀中悟情,讀中悟志。課中,有讓學生自瀆、同桌讀、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的閱讀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愛國情。從課堂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學生一開始只能讀正確,課中已經學會了簡單處理,到課的尾聲,情感全面爆發,朗讀也到了一個高潮。
不足:
學生的精神是集中的,然而學習的狀態卻不是飽滿的。原因在哪呢?我也是比較納悶,是不是一上課就拋給了學生不恰當的問題,讓他們放不開呢?課的后半段學習狀態好多了,在引導學生理解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建設我們的國家時,學生也能聯系自己的實際來談,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了。
另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似乎還不夠深入。在幾個關鍵點上,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如學生看完五十六個民族的圖片,僅僅能感覺到那些衣裳的不同,這時候我應該怎么引導他們認識到中華民族的龐大呢?在課上,我的處理是比較潦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