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里的銅錢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表現(xiàn)欲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比較樂于學習。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獨立地將句子讀的通順、流暢、能踴躍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有少數(shù)同學能在家長的幫助下查閱資料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教材分析:
《毽子里的銅錢》講述了一個孩子和一位賣烤山薯老人之間發(fā)生的普通而又感人的小故事;體會賣山薯老人和小作者同樣擁有的一顆善良的心和他們彼此的關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詞語,理解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
2.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讀課文,能口頭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毽子什么樣子嗎? 讀課題,圍繞毽子里的銅錢.,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依據課后生字表,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將課文讀通順。
2.找同學認讀生字。
3.請同學領讀,開火車讀。
4.小組內分段讀課文。
5.集體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段。
6.小組推薦同學分段讀課文。
7.在文中找出如“亮晶晶”一類的詞語,體會他們的意思。
8.理解詞語
櫛風沐雨:用風梳頭,以雨洗發(fā)。形容奔波勞碌,歷經艱辛。櫛:梳頭,梳理
謙卑:謙虛而恭順。
引導學生比較同義詞,體會表達含義的不同。
謙虛:有自知之明,不驕傲。
謙恭:謙虛而恭敬。
謙遜:謙虛恭謹,多指態(tài)度謙讓、有禮貌。
佝僂:脊背彎曲
9.組內分叫色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
10.小組推薦讀課文三、作業(yè)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每個一編組三個詞,任選兩個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作者的寫作能力。
3.體會賣山薯的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賣山薯的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
2.分叫色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暢談所得。
過渡:同學們很善于動腦筋,下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體會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生自由讀!
過渡:讀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談一談?
三、分節(jié)細讀,體會作者情感。
1.讀第一、二小節(jié),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噴噴,笑呵呵等詞語,通過這些詞語你說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2.分角色讀第三、四、五小節(jié)。
3.理解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據理解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5.小組推薦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