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主人》說課設計
第二模塊:自讀自悟,感受皮筏的小、輕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讓學生通過讀一讀二至五小節,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一寫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老師點出“作者初見到湍急的黃河,為一驚,遠望鼓浪的橡皮筏子為之再驚,細看到筏上有人更驚”的觀察思路、認識思路,并用朗讀展現這種越來越驚的層次。(由遠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進行多元解讀,讀出其驚訝。“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怎么讀,如何讓學生讀進去。通過反復閱讀、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該怎樣讀好。
第三模塊:交換角色,感受艄公技術高超。
這樣小而輕的羊皮筏子,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作者不禁提心吊膽,如果讓你坐在上面,你敢嗎?來讀一讀6、7小節,體驗乘客與“我”形成的鮮明對比,反襯出艄公高超的駕筏技術。接著用一組排比句試問: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洶涌的黃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為—— 讓學生連讀三遍“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一段,再現艄公高超的技藝。
第四模塊:抓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么能談笑風生?”為切入點,了解那艄公憑什么贏得了乘客的信任?理解中心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能聯系6—8節,說說對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這幾個詞的理解。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艄公會遇到的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在此基礎上找尋艄公能克服這些困難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相機理解“如履平地”這一字!領略艄公風采后,齊誦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話贊美艄公。
第五模塊: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再活用語言和語言規律,進行極具個性色彩的言語實踐,用 “艄公,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用自己的話贊美艄公。
交流完畢,播放黃河錄像、歌曲,再次感受黃河的氣勢和黃河主人的風采。
第六模塊: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黃河上的艄公至今已是罕見,學生由于陌生,往往很難與自己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外收集一些在與外界的挑戰中獲勝的人物,如航天英雄、登山運動員等,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樣進一步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板書設計:
黃河 的 主人—— —— (艄公)
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勇敢智慧
鎮定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