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我們去植樹(資料)
在去車站的路上,爸爸一邊走一邊和我說著話:“孩子,啊家聽奶奶的話,別跟哥哥吵架、惹奶奶生氣。你們都不小了,該自己照顧自己了。趁著還有力氣,爸爸在外面多賺點錢好供你和哥哥上學,讓你們比爸爸有出息!甭犞@些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爸爸,您放心吧!我會努力的!卑职譄o聲地點了點頭。
爸爸上車了,把行李放在車上,又拉開窗戶,向我揮揮手,說:“回去吧,景景,上學要遲到了。以后多替奶奶照看家!”看著爸爸已滿是皺紋的臉、灰白的頭發,想著他為了我和哥哥、為了這個家,要去那么遠的地方出苦力,我的眼淚又忍不住涌了出來。為了不讓爸爸看出我難過,我轉身離開了檢票口。在車站外的一個拐角處,我停了下來,用朦朧的淚眼看著坐有爸爸的那輛客車。我看著,看著,知道那輛客車開出車站,慢慢地消失在遠方……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校園里一定有許多植物,請教自然老師,自己再查閱資料,給這些花草樹木制作標牌,分別介紹它們的名稱、科目、年齡等。
2、植樹節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選擇一個合適而又富有意義的地方,栽下小樹苗,并用你喜歡的方式(如攝影、詩歌、日記等)記下這件事情。
附課后練習4提示:
樹是“綠色工廠”,能改造大氣環境;樹可以綠化祖國;樹可以戰勝自然災害;樹是“綠色”,能為人們做許多許多好事,能幫助建設祖國。
五、萬花筒
相關資料
1、植樹節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并于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日;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
2、綠色工廠:指樹木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吸收陽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之為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