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我們去植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正確讀寫“音符”“版圖”“溝渠”“回蕩”“乖乖”“植樹”等詞語,理解“和煦”“版圖”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背誦課文。
3、能具體感受課文描述的情境,感悟課文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
4、進行語言訓練。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在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能具體感受課文描述的情境,感悟課文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植樹造林的圖片和資料。
2、了解一種樹木,把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搞清楚。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插圖。
2、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植樹造林的季節,同學們——(學生齊讀課題,要求:聲音洪亮,語氣高昂)
二、自由讀課文,身臨其境。
1、要求學生自由朗讀,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2、指名朗讀課文,指導讀正確流利。
3、說說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同學們植樹的熱情高、植樹造林的好處多)明確目標:這節課我們就要通過朗讀,感受同學們植樹的熱情和植樹造林的好處。
三、精讀課文,感悟情感。
感受植樹的熱情(第一、二節)
1、自由讀。
2、引導想象孩子們植樹時的歡樂情景,要能把文字變成一幅幅畫面。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描述看到的畫面。
3、指導朗讀。
到處都看到有孩子們植樹的身影,到處都聽到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讓我們也來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讀給同桌聽。指名讀。
4、練背。
5、引導學生露一手。
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把詩句補充完整。
胸前飄著鮮艷的紅領巾,
臉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或:洋溢著甜甜的笑容)
提(或拎)著水桶,
扛著鐵鍬,
帶著樹苗,
春風,輕輕地吹,(或輕拂著我們的臉龐)
小鳥,歡快地在前面帶路。(或為我們引路)
荒灘,有我們忙碌的身影,
溝渠,有我們清脆的笑聲,(或歡樂的笑聲)
山坡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公路邊,成行的小樹在向我們點頭微笑。
(或:山坡上,小樹猶如排列整齊的衛兵,
公路邊,小樹好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
感悟樹木的好處(第三、四、五節)
1、同學們,森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能照樣子填空嗎?
森林是氧氣廠,是(空調器),是(蓄水池),是(防風墻)。
2、那么,作者是怎樣寫的呢?
要求學生默讀三到五節,畫出自認為重要的句子。
交流:
①質疑: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的工廠”呢?
老師講一個童話故事,引導學生弄懂陽光對樹林生長的作用。
(我們一起來聽聽樹爺爺是怎么說的)
故事:有一天清晨,小動物們要到樹林里去呼吸新鮮空氣,樹爺爺攔住了他們,說:“孩子們,早晨林子里的空氣不新鮮,你們過一會兒再來吧!”小動物們很納悶,這是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