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精選12篇)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1
鞏固篇:
(1)鄧小平爺爺地植樹。
“”里可填“起勁、仔細、認真、一絲不茍、小心”等等
(2)找出鄧小平爺爺種樹的動作詞。
“挖、挑選、移、填、站在、扶正”
(3)“移”字可換“放”嗎?
不可以。因為“移”字更可以看出鄧小平爺爺對樹苗的愛護。
提高篇:
(1)說說自己心中的想法和自己的理想、愿望等。
(2)向家長詢問了解、可以翻閱有關鄧小平爺爺的書籍雜志、也可以上網查閱有關的資料。
(3)各自通過各種途徑或運用各種辦法搜集有關鄧小平爺爺的事跡資料。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2
一、教材簡析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課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認識“齡、栽”;文中長句的朗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春天來了,柳樹醒了,桃花紅了。這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植樹的好日子。’
2、簡單介紹植樹節的來歷。
3、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為什么呢?請自由讀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
自主預習,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點撥。)
2、同桌互查:生字認識沒有,課文能否讀通。沒讀通的句子請同學幫忙。
3、請“小老師”組織同學們“開火車”抽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朗讀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討論題:
a、你知道鄧小平爺爺哪些情況?
b、哪些句子是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找出有關句子,并多讀幾次)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c、組內交流展示:
討論老師出示的問題,理出組內解決不了的疑問。
3、全班交流反饋:
a、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
b、抓住文中的長句子及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2)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復習鞏固字詞
1、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重點指導學生記“齡、栽”。
2、讀生字與其它字組成的詞語:
姓鄧節日歲數年齡經過消息站著扶著親人行動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讀。教師了解學生讀長句子的情況,及認讀生字的情況。
2、讀生字,給生字擴詞。
3、小組互幫互助,牢記生字。
你還有哪些字不太認識嗎?快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看看別人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
朗讀質疑
1、自由讀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小組內提出不懂的詞句或問題,互助解決。
3、全班討論交流各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
4、齊讀課文。
寫字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請學生上臺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書寫。教師相機示范,重點指導雙人旁的寫法。
3、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到植樹節那天和家長一起種一棵小樹,定期為它澆水,并作觀察記錄。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3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朗讀文章內容,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
同學們,圖上的這位老爺爺誰認識?
(他叫鄧小平)
誰了解鄧小平爺爺?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
(請學生說)
2、簡單小結:
鄧小平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3、繼續觀察圖畫提問:
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
學生1:鄧小平爺爺在給樹澆水。
學生2: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樹澆水。
學生3: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新種的樹澆水。
教師引導:
是這樣的,那大家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板書課題)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識生字、詞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準。
2、兩人一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互相檢查字音。
3、反饋生字讀音:
⑴ 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讀。
⑵ 教師抽字卡,指名讀,重點指導讀:
植、歲、站、栽、齡、行這幾個字。
4、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⑴ 熟字加偏旁:
直──植 夫──扶
⑵ 熟字換部分:
爺──節 多──歲 那──鄧 冷──齡
⑶ 熟字相加:(自+心)→息 (白+勺)→的
⑷ 形近字比較:己──已
⑸ 利用相同部分記憶:我──栽 站──親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1:我知道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教師:請問大家每年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3月12日)
學生2:我知道鄧小平爺爺81歲了。
學生3:我知道鄧小平爺爺植樹時很認真。
學生4: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把樹種好后很高興。
學生5: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是在天壇公園里種的樹。
學生6:我還知道那棵樹叫“小平樹”。
2、重點品讀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⑴ 自己再看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給同學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教師邊隨學生讀課文邊指導朗讀。
學生1:讀第二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81歲那么大年紀了還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教師隨機指導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請其他學生再讀。
(抓住“格外引人注目、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去讀去體會)
學生2:讀第三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植樹特別認真。
教師指導時把描寫鄧爺爺植樹認真的詞語重點讀出來。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4
一、激趣導入
1. 分別出示鄧小平畫像和植樹圖。提問:
(1)這位爺爺誰認識?(他叫鄧小平,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2)再看著張圖,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植樹)這是鄧爺爺1985年3月12日植樹節親手栽種一棵小柏樹時的照片。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出示課題學生讀好課題。
二、合作學習完成預習
1.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段,其他同學在聽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互幫互學。向同組同學請教,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
3.小組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1)爺爺植樹時多大年齡了?
(2)樹栽好了鄧爺爺滿意嗎?從哪里能看出來?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畫上記號。
三、反饋、質疑、自悟
1.全班器讀課文
2.說說通過自己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四、朗讀、感悟、體會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做做動作。
3.討論交流:鄧爺爺那么大年齡了,工作又非常忙還親自參加植樹活動我們同學該怎么樣做?
五、學習積累詞語
1.課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詞語,學著找一找,畫出來,再讀幾遍。
2.小組內交流,各自畫出的詞語是什么。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5
《鄧小平爺爺植樹》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況且課文篇幅又是那么長,三百字左右的課文對于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大部分學生要跳一跳才能讀上來。于是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體會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課堂上我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針對這一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設計“四字詞語競賽”,看誰積累的詞語多。同學們個人躍躍欲試,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他們除了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找出來,還有許多同學把平時積累的成語也說了出來。這樣抓住時機將重點詞語 “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來,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富有挑戰性的做法,既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又使學生創造性的積累了詞語。 同時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已跟不上每天認識十幾個字,閱讀那么長篇幅文章的學習了。雖然,他們提出許多問題?這是學生的發現,說明他們也在參與學習,也在主動地思考。但連“人群”這個詞都不能理解,從側面反應了我們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確實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識字教學。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2、難點:樹立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前準備】
1、帶領學生到校園里走走,了解植樹的作用。
2、課件:一幅圖。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說說歌曲中的老人是誰。
(了解多少說多少)
2、老師出示圖片,介紹鄧小平爺爺。
3、揭示課題《鄧小平爺爺植樹》,認讀“鄧、植”兩個生字:
注意“鄧”是后鼻音,“植”是翹舌音。
結合課題簡單介紹或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背景:
如“植樹節”是怎么會事,“鄧小平爺爺”是誰,“81歲高齡”是什么意思,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節、歲、 齡”等生字。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讀字詞
1、聽老師范讀全文,想想:
課文主要講了鄧小平爺爺的什么事?
2、自由拼讀,勾出生字詞:
讓學生看生字條,看看有沒有已經認識的字。
把不認識的字在課文中勾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
3、分小組自學生字。
4、自學匯報:
⑴ “我會讀”:
讀生字卡片。
自愿讀。
開火車讀。
提示:看清聲母讀:植、歲、站、栽
看清韻母讀:齡、行(多音字)、鄧、經
⑵ “我會記”:
學生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
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并和以前所學漢字的聯系,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如: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換偏旁:爺──節 那──鄧 多──歲 冷──齡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 拉──站──親
5、識字的鞏固:
⑴ 用生字卡片檢查識記情況。
⑵ 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⑶ 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
如:種植 春節 歲數 年齡
已經 經常 氣息 站隊
行走 扶手 栽樹 親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生字卡片抽讀,齊讀,開火車讀。
2、指名讀課文。
二、讀文討論,評價人物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⑴ “只見他手握鐵鍬,在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⑵ “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可抓住“挑選”、“小心”、“揮鍬”進行品讀。
⑶ “他站到幾步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可抓住“仔細”、“連聲”等進行品讀。
2、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線?“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
⑴ 自己讀書感悟。
⑵ 小組交流。
⑶ 各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⑷ 老師評價總結:
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
三、朗讀感悟
本文是一則短小的故事。重點是鄧小平爺爺植樹的經過。
朗讀本文,要讀得平實,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關鍵:體會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肅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對他的優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從鄧小平爺爺的行動中,領會植樹綠化的重要意義。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暢談感想
1、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的感想:
可以對事件,也可以對人物。
3、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
二、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指導應放在上下結構的字上:
“爺”字上大下小,“親”字上下相當,“節、歲”二字上小下大。
“爺”和“節”都有一個部件“ㄗ”,前一個要寫得比后一個短小些。
本課新出現的雙立人,可結合單人旁進行書寫指導,注意豎的起筆位置。
“節、歲、親、行”四個字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要重點指導學生識記和書寫。教師可通過課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臨寫。
三、實踐活動
1、觀察校園、花園里有哪些植物,每種植物有什么特點?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照課后說的那樣做:“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也去植樹吧!”
【板書設計】
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 1985年的植樹節 天壇公園
手握 興致勃勃 布滿汗珠 不肯休息 小心地 仔細看看 扶正 滿意
【作業設計】
1、把“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植樹綠化、環境保護的資料。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7
《鄧小平爺爺植樹》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課前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有關事跡。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4.談話導入 :誰能說說鄧小平爺爺的故事。
2、看圖揭題。(投影儀出示)板書:鄧爺爺植樹
二.自主識字。
導語 :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嗎?打開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自由讀)
2.自學生字。
(1)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去掉拼音,再打亂秩序讀。
(6)匯報識字方法。
3.檢測自學情況。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朗讀。如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戲,復習本課生字詞。由低到高依次認讀生字,一步2.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3.導入 :小朋友識記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先學生自由朗讀,再小組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評價總結。
2.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讀全文。(自由讀、齊讀、個別讀)要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三.書寫生字。
1.學生先觀察,再說說如何記住這6個字。
2.學寫“爺、節、歲、親、的、行”。
a. 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3.學生練習,強調筆順。
4.展示學生寫字本,指各學生點評。
四,布置作業 :
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去植樹吧!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么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1) 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范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1) 自由記生字。
2)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指導寫字
1、書寫生字“古、聲、多”。
2、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并逐一指導。
古:橫要長而凸。
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復習
1、齊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朗讀感悟、理解古詩
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
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
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匯報自讀情況,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背誦古詩
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 師范讀。
2) 自愿讀。
3) 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
2、背誦古詩。(指名背、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
指導書寫
1、口頭擴詞:
古( )( )( )聲( )( )( )
多( )( )( )處( )( )( )
知( )( )( )忙( )( )( )
2、書寫生字“處、知、忙”。
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并逐一指導。
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
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
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
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
擴展活動
班里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
《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并注意說出春天的特點。
2.抓住春天的特點,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順序說清楚。
3.說話時要大膽,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語句要完整。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導語 :小朋友,前邊我們學習了古詩《春曉》,又開展了找春天的活動,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在哪里(請用完整句回答問題)板書:公園、田野、我們身邊……
二、說春天。
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喜歡(請幾個學生簡單說)
既然大家都說春天很美,那么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春天好嗎
這次說話有三個要求,請大家看著電腦跟老師讀一讀,然后請大家在說的時候記住按要求完成,比一比這節課誰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開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贊美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詞語是描寫春天的嗎(學生說幾個,教師板書一些)
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詞語和句子,幫助大家說好話。請大家看電腦,自己快速記幾個,待會兒說話時用上一些你喜歡的。(學生看電腦,邊讀邊記)
現在你們看完了,就讓我們比一比誰說的春天美,好嗎春天來了,我們去公園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幾句說說,要按要求說。)
大家剛才說得真好,看看電腦里老師還幫你提供了些什么(學生看電腦,觀察公園景色,然后同桌互說。)
春天來了,我們在田野看到了什么(用一兩句話說說,教師隨時糾正。)說完后,再次看電腦,讓學生互說。最后指名說。
春天來了,在我們身邊,你們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呢(教師給學生看一兩張畫面,讓學生準備說話。)學生開始說話,教師隨時指導。
在春天里,你除了剛才說的和電腦上看的以外,你還看到了哪些變化嗎(蝴蝶、青蛙、蝌蚪……)
小朋友,你們把春天說得真好,那誰能給我們剛才說的內容加上一個題目看誰說的題目最好(教師板書題目)
三、指名說話。
小朋友,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說的春天的景色最多、最美,但要按要求說,好嗎(再看一看電腦上的要求,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操作電腦,從中選擇自己想說的春天的某一地方,按順序說出特點。)學生開始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四、指名說,師生評議。
剛才的幾位小朋友說得很好,但電腦里也有三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跟他比一比,看誰的好,好在哪里。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記本課生字,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難點】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 度和他的心愿。
【用具準備】生字卡片和本課所用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則短小的故事。重點是鄧小平爺爺植樹的經過。朗讀本文,關鍵是體會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肅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對他的優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從鄧小平爺爺的行動中,領會植樹綠化的重要意義, 可抓住“挑選”、“小心”、“揮鍬”等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說說歌曲中的老人是誰。
(板書:鄧小平爺爺)
2、課件出示鄧小平爺爺的圖片,學生說說你了解的鄧爺爺,教師補充。
3、出示文中插圖,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
(植樹)這是鄧爺爺1985年3月12日植樹節親手栽種一棵小柏樹時的照片。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多認讀幾遍。
2、合作學習:
⑴ 互幫互學。向同組同學請教,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
⑵ 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糾正錯誤。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⑴ 我會讀:
① 同桌互讀生字。
② 出示生字卡片:
自愿讀。
開火車讀。
⑵ 我會記:
自愿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等。
⑶ 我會寫: ① 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學生認讀。
② 重點指導:
上下結構的字:“爺”字上大下小;
“親”字上下相當;
“節、歲”兩個字上小下大。
雙立人的寫法可結合單立人進行指導。
③ 課件演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臨寫。
4、指名讀課文,糾正錯誤讀音,達到正確。
5、同桌接讀,讀熟課文。
6、再讀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
三、作業
了解植樹節的來歷。
〖板書設計〗
3、鄧小平爺爺植樹
爺 親 的 節 歲 行
〖教學后記〗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于要求認讀的生字掌握較好。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鐵鍬”“又揮鍬填了幾鍬土”讀起來有些拗口,有些學生讀得不夠好。要求會寫的字,學生通過觀察字形及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能比較好的把握每個生字,正確的在田字格里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用生字、生詞卡片復習認讀字詞。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二、了解植樹節
1、小朋友們,植樹還有一個節日叫植樹節,你知道是哪一天嗎?
2、誰能講講植樹節是怎么來的?
三、自讀課文,抓住重點
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因為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植樹。
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呢?
1、請在自然段前標上小節號。
2、找出寫鄧小平爺爺怎樣植樹的自然段。
四、質疑、自悟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通過自己讀書知道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問題生生解疑。
五、品讀感悟
1、自讀寫鄧小平爺爺怎樣植樹的段落,讀后談談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課件出示有關句子,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
⑴ 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⑵ 鄧爺爺挑選了一株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⑶ 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上前把樹苗扶正。
2、學習最后一小節,重點理解“‘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⑴ 提問:“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
① 小組討論交流。
② 全班交流。
⑵ 指導有感情朗讀。
六、實踐活動
1、觀察校園、花園里有哪些植物,每種植物有哪些特點。選一種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課件出示“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也去植樹吧!”號召學生以實際行動迎接植樹節的到來。
〖板書設計〗 鄧小平爺爺植樹
【教學評價】
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鄧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學生理解較好,對于植樹有了更深的認識。本課課文趣味性不強,因此在教學中,可采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多讀,如: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師生競賽等。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9
教材簡說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壇公園,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松柏,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園,鄧小平爺爺親手種下的高山榕,迎著南國的風,唱著春天的歌,長得枝繁葉茂。它向每一個駐足觀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著春天的圖畫,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樹的季節;3月12日,是植樹的好日子。當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當又一個植樹節到來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鄧小平爺爺說過的那句話:“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讀著課文,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鄧小平爺爺用行動實踐著他的話。你看,81歲高齡的他,“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那份認真,那份執著,讓人感到他不僅僅是在栽樹,而且是在播下一個心愿,在精心地描繪美好的未來。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行動來描繪我們的未來呢?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1)讓學生看生字條,看看有沒有已經認識的字。把不認識的字在課文中勾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
(2)在解題和介紹背景時識字。揭示課題《鄧小平爺爺植樹》,認讀“鄧、植”兩個生字。注意“鄧”是后鼻音,“植”是翹舌音。結合課題簡單介紹或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背景,如,“植樹節”是怎么回事,“鄧小平爺爺”是誰,“81歲高齡”是什么意思。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節、歲、齡”等生字。
(3)朗讀課文時識字。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時,出示描寫鄧小平爺爺認真植樹的重點句子,認讀“已、經、息、站、行、扶”等生字。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親手栽種”時,落實“親、栽”兩個生字的認讀。
2.生字的識記。
(1)“植、站”是翹舌音,“鄧、齡、經、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
(2)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以及和以前所學漢字的聯系,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換偏旁:爺—節那—鄧多—歲冷—齡
熟字相加:自+心—息
: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親
3.識字的鞏固。形近字比較
(1)用生字卡片檢查識記情況。
(2)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3)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4.寫字指導。
本寫字可以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爺”字上大下小,“親”字上下相當,“節、歲”二字上小下大。“爺”和“節”都有一個部件“ㄗ”,前一個要寫得比后一個短小些。本課新出現的雙立人,可結合單人旁進行書寫指導:(1)撇應該寫得平直;(2)第二撇起筆處應該在第一撇下方的虛擬垂線上(教師示范);(3)豎為垂露。“節、歲、親、行”四個字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要重點指導學生識記和書寫。教師可以通過課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臨寫。
(二)朗讀感悟
本文是一則短小的故事。重點是鄧小平爺爺植樹的經過。朗讀本文,要讀得平實,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關鍵是體會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肅認真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另外,從鄧小平爺爺的行動中,領會植樹綠化的重要意義。
可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2.“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抓住“挑選”、“小心”、“揮鍬”進行品讀。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抓住“仔細”、“連聲”等詞語進行品讀。
4.“‘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活動。
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情況;了解植樹節的來歷。
2.課中活動。
討論:為什么要植樹?怎樣植樹?
3.課后活動。
參加植樹活動。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10
【課業設計】
一、你能把這些小樹苗栽進“樹坑”里嗎?
二、你會連一連嗎?
令人難忘的 風景 茁壯的 站著
興致勃勃地 勞動 滿意的 柏樹苗
美麗的 日子 筆直的 笑容
【思維拓展】
一、你還知道哪些樹的名字?和同桌的小伙伴比比看,看誰說得又快又多
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說了______種樹,同桌的小伙伴說了______種,這次比賽________贏了。
二、你喜歡鄧小平爺爺嗎?說一說原因
我(喜歡、不喜歡)鄧小平爺爺,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戰奧賽】
植樹節快到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植樹吧!再給你心愛的小樹建一張健康生長卡,好嗎?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11
教學理念
依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自己動手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能力,了解植樹的意義,從而樹立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課前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有關事跡。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4.談話導入 :誰能說說鄧小平爺爺的故事。
2、看圖揭題。(投影儀出示)板書:鄧爺爺植樹
二.自主識字。
導語 :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嗎?打開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自由讀)
2.自學生字。
(1)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去掉拼音,再打亂秩序讀。
(6)匯報識字方法。
3.檢測自學情況。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朗讀。如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戲,復習本課生字詞。由低到高依次認讀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頂。
2.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3.導入 :小朋友識記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先學生自由朗讀,再小組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評價總結。
2.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讀全文。(自由讀、齊讀、個別讀)要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三.書寫生字。
1.學生先觀察,再說說如何記住這6個字。
2.學寫“爺、節、歲、親、的、行”。
a. 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3.學生練習,強調筆順。
4.展示學生寫字本,指各學生點評。
四,布置作業 :
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去植樹吧!
《鄧小平爺爺植樹》隨堂練習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鄧小平爺爺,激發保護環境,植樹綠化的愿望。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師: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誰嗎?你對鄧小平爺爺有多少了解?
(出示課件、圖片資料,師生共同介紹交流)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故事。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師:看到這個課題以后,你們想到了什么?
培養學生質疑、設疑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認識漢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們和在文中連成的詞一塊兒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
⑴ 小老師帶讀(有注音的詞),想帶讀哪個就讀哪個。
⑵ 開火車讀。
(有注音)
⑶ 集體讀。
(無注音)
⑷ 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識記漢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組長檢測。
⑸ 教師檢測,生齊讀識字卡片。
3、學生再讀課文,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三、讀懂課文
1、學習最后一段。
2、出示課件(圖片):
一棵蒼翠茁壯的柏樹。
師:同學們,這是一棵怎樣的柏樹?
(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小平樹”,你知道為什么嗎?
指名讀最后一段。
理解“親手”,用“親手”說一句話。
3、質疑問難。
4、師:看著這棵柏樹,你有哪些問題要問問這棵柏樹?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把問題歸歸類,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
問題如:
⑴ 柏樹是什么時候種下的?
⑵ 鄧小平爺爺是怎樣種這棵柏樹的?
⑶ 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要種這棵柏樹?
(像“⑴”類問題引導學生讀文解決,“⑵、⑶”類問題放入第二課時討論解決。)
四、再次鞏固生字
五、指導寫“爺、節”
觀察,師范寫,生練寫,互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