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以天鵝的三次叫聲為主線,了解故事內容。
2.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感受老天鵝與天鵝群破冰時的情景,并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3.初步感受生命的可愛與壯美,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知,復習導入
1.一群小小的天鵝,在斯杰潘老人的眼里,它們的身體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令老人為之震撼。(出示畫面:一面墻,一桿槍掛在墻上)從此,他的這支獵槍在墻上一掛就是30年。30年不再打獵,這對于一位獵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知道老人為什么這樣做嗎?(回顧全文)。
【設計意圖:導入語為學生學習這一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在復習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天鵝的故事》板書
同學們知道故事是什么嗎?(事情)故事要有起因、經過和結果,故事有一定的情節,故事還能讓人從中受到一定的感觸(板書感觸)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明白故事的結構,從兒童的立場出發,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3.(播放視頻,師述故事的起因)天鵝的故事發生在30年前的一個初春,一群天鵝從南方飛到了貝加爾湖。這兒原本是它們的樂園,氣候溫暖、湖水清澈、魚蝦充足。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突然寒潮降臨,北風呼嘯,湖面又上凍了。怎么辦呢?
4.(1)面對著茫茫的貝加爾湖,天鵝呀,此時你在想著什么?心情怎樣?
(2)如果我們就是這群天鵝,此時該怎么辦,又會討論些什么?
(出示:克嚕——克哩!)指導朗讀好天鵝的叫聲。
【設計意圖:借助于多媒體畫面,用簡潔而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冰封湖面的意境之中,這就是故事發生的起因。從而一個“該怎么辦”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從而讀好天鵝的第一次叫聲。】
二、直奔重點、突破難點
(一)天鵝們是去,還是留?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7自然段,用筆畫出感動你的地方,還可以圈一圈、寫一寫。
(二)交流感受,體會情感。
什么地方最感動你呢?
預設:1.(出示:“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
1.一生讀第五小節。
2.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板書:老天鵝)從這一小節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老天鵝?你是從哪些字詞體會到的?從這些字詞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3. 同學們伸出你的手,拍打桌面看看疼不疼?指名一同學:你是從多高處拍打的?老天鵝呢?理解騰空而起。你是拍打,而老天鵝是?(撲打)為何要撲打呢?你拍打桌子的僅僅是一只手,而老天鵝呢?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疼了。請你讀。
4.課文中稱老天鵝是什么?勇士是什么樣的人?為何稱老天鵝為“破冰勇士”?你從第五小節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到它是一位“破冰勇士”的?一生讀。
5. 老天鵝像石頭似的、如此堅決地撞擊著冰面,會產生什么結果呢?同學們,知道那冰層有多厚嗎?據資料介紹,冬天,貝加爾湖的冰層一般有約一米厚。比劃比劃,一米大概有多高?(學生比劃)現在是早春的寒潮,想來冰層也是有一定厚度的,需要多少次的撞擊呀,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一直要撞到什么為止?從這可見老天鵝的什么?(頑強)請你讀出老天鵝的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