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師: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請找出這個故事中最打動你的地方,讀一讀,可以是一句、幾句或一段話。
生自讀。
[評析:現代教學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相信人、依賴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有選擇學習的權利;同樣學生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不僅有知識發展的需求,也有情感發展的需求。]
師:絕大部分同學畫出了第5 小節,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先不急著說老天鵝是只怎樣的天鵝,愿不愿意把這一小節學得更好?看看哪些詞可以圈圈、畫畫、點點、重點讀讀、體會體會。
生再讀,用自己的方式學習。
[評析:新課標特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語文學習,張揚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此,老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能夠讓學生都愿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的融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
師:現在我們再來說說老天鵝是只怎樣的天鵝,要有理有據。
生:我先說,書中這樣一句打動我:“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直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過這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我覺得這只天鵝十分勇敢。
師:你們是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勇敢的?
生:“重重的”說明力量很大。
生:“像石頭”說明老天鵝奮不顧身。
生:“胸脯和翅膀”是說老天鵝是用血肉之軀作為破冰的武器的。
生:“騰空而起”說明下落的力量很大。
師:我們能不能做做這個動作。
(生模仿老天鵝像石塊下落的動作。配合手勢、插圖)
師:這一句你還有什么體會?
生:我從“顫動”中看出老天鵝落下時很用力。
生:我從“第一次,第二次……”看出老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生:我從“他并沒有飛走”看出老天不貪生怕死,為了天鵝群作出了自我犧牲。
[評析:真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發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
師:這是怎樣一只老天鵝啊?
生:勇敢的天鵝
生:頑強的天鵝
生:顧全大局的天鵝
生:自我犧牲的天鵝
生;意志堅定的天鵝
[評析:學生在感悟,動情朗讀,熱情已被激發的基礎了上,教師趁熱打鐵,給了學生一個思維馳騁的時間,給了學生一個展示靈性的舞臺,為學生創設了開放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想,情感得到了奔放。]
師:老天鵝騰空而起又落下,三次、六次、八次、十次……想想此時的老天鵝是什么樣子了?
生:傷痕累累。
師: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畫面,讓我們深情地讀一讀。
(生讀得很有感情)
[評析:學生讀得有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也不是學生裝腔作勢的結果,而是對老天鵝的崇敬,發自內心的贊嘆,它是借助于對文章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借助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一種真情的流露。]
反思: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而要落實這一點的關鍵就是對教材的把握和運用。要根據學生情感需求,或大膽取舍,或精選段落……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的學習。啟迪學生讀書時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入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