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通用5篇)
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篇1
【課前談話】
師:今天張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在上課前老師想請大家談一談,我給你們留下的第一印象怎么樣?好,你來。
生:非常帥。
師:帥,第一次聽有人說我帥,我感到很高興。其他同學,你們呢?
生:很和藹可親。
師: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生:感覺非常可愛,呵呵。
師:是嗎,好,謝謝!
生:走路姿勢比較正。
師:還有——
生:太像姚明了!
師:姚明?是外形,是長相,肯定不是身高了,呵呵。你來!
生:說話文質彬彬的。
師:文質彬彬,這個詞用在我身上。
生:看到您,我覺得您是一位合格的好老師。(眾笑)
師:謝謝,謝謝,這真的是我的努力方向。
生:老師,你給人的第一感覺我覺得呢,你上課非常認真。
師:嗯,我想我們今天上課所有的老師,以及臺下所坐的老師們上課都非常認真的。
生:老師很像周立波。
師:周立波,這可是一個大明星呢!
生:我覺得你很有文化,一看起來就很有文化。
師:沒戴眼鏡都能看出來,你真有眼光呀,還有嗎?
生:我覺得您講課應該對我們很有耐心。
師:嗯,我努力去做。
生:你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師:你給我也很溫暖的感覺。
生:感覺你很有精神。
師:我準備了很長時間,所以今天要以最好的精神狀態來面對你們。
生:我覺得你長得很像張杰。
師:哎呀,我這個人——張杰是明星嗎?哎呀,我這人有一張明星臉。
生:你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師:你也會給我帶來快樂的。
生:你非常幽默。
好,謝謝,大家對我的評價很高,想不想聽聽你們給我留下的印象呢?
生齊:想!
師:老師這兒只有一個詞語,那就是可愛。因為我發現你們個個坐姿端正,精神抖擻,充滿自信,相信今天課堂上大家一定會有精彩的表現。為此我想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
(視頻播放中教師解說并提問)
師:這個視頻里面出現的是天鵝的畫面,大家見過天鵝沒有呀?
生:見過!
師:見過了,那能不能談一談你們對天鵝的印象呀?你來
生:我覺得天鵝很可愛。
師:用到一個可愛。
生:我覺得天鵝很高傲。
師:高傲一詞。
生:我覺得天鵝很美麗,尤其是它的羽毛。
師:美麗的姿態,美麗的羽毛。
生:雪白的天鵝可以給我帶來純潔。
師:你談到了天鵝的顏色。
生:天鵝很美麗,尤其是游動的姿勢。
師:它游動時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覺得,我覺得,家養的,我覺得公園里的鵝,嗯——
師:不要緊張,很美很漂亮,是不是?
生:我覺得天鵝是純潔的象征。
師:純潔的象征,這個詞用得真好。
生:天鵝是潔白的化身。
師:潔白,顏色,那是它的顏色。
生:天鵝很美麗,因為它有一對雪白的翅膀。
師:你也找到了它的顏色,雪白。
生:天鵝很美麗,因為它有一身雪白的毛,也很。
【上課時間】
師:看,這會兒出來了,剛才大家談到的天鵝從顏色,從它的外形,從它的姿態等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沒錯,天鵝正是以它的潔白,美麗,優雅高貴的姿態,深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將學習的就是一篇和天鵝有關的故事。
(視頻結束)
師:好,我們先來一起讀一下課題。
生齊:天鵝的故事。
師:相信大家學了這篇課文,天鵝留給你的不僅僅是潔白,美麗,優雅和高貴。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好,開始。
(生讀課文)
師:讀完啦?看到大家讀得這樣的認真,相信收獲一定不少,下面我們分享一下讀書的成果。老師這里有幾組詞語,我們請同學來讀一讀,先來看第一組由生字組成的詞,我們來開火車讀。注意讀對的同學,如果站起的同學來讀對了,就請其他同學跟讀一遍。好,你們這一組來,開始。
生:好奇。
生齊:好奇。
生:湖畔。
生齊:湖畔。
生:(這個詞聽不清楚是什么)
生齊:
生:顫動。
生齊:顫動。
生:沼澤。
生齊:沼澤。
生:坍塌
塌陷。
師:塌陷。
生:邊緣。
生齊:邊緣。
生:別墅。
生齊:別墅。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個個都非常的響亮,再看這一組,我們請小老師教大家讀。你來。
生:騰空而起
重重撲倒
昂首挺胸。
師:一起來一遍。
生齊:騰空而起
重重撲倒
昂首挺胸。
師:真是不錯的小老師,再看第二組,你來。
生:驚呆
齊心
歡快。
生齊:驚呆
齊心
歡快。
師:吐字非常的清楚。第三組有點難度,誰來讀第一個?
生:清脆的啼叫聲。
師:課文中是不是這樣寫的呀?
生齊:是。
師:嗯,很好,第二個。
生:勝利的歡呼聲。
生齊:勝利的歡呼聲。
師:第三個呢?
生:激動人心的勞動號子。
生齊:激動人心的勞動號子。
師:真不錯,一起再來一遍第三組,清脆的一二!
生齊:清脆的啼叫聲
勝利的歡呼聲
激動人心的勞動號子。
師:大家的讀文收獲可真不少,積累了這么多詞語。那請大家再注意觀察,這三組詞語分別是寫什么的呀?你說。
生:分別都是寫聲音的。
師:第幾組寫聲音?
生:第一組和第二組,第三組是形容一種號子。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沒有?你說。
生:第一組是形容天鵝的動作,第二組是形容天鵝的表情,第三種是天鵝發出的聲音。
師: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沒錯,這三組詞語分別寫了天鵝的動作、神態,還有叫聲。我們在學習描寫動作的課文時,一定要關注這些詞語,在后面的學習我們同樣要去關注。那么這一篇課文到底寫了一個有關天鵝的什么事呢?請大家快速地默讀課文,根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短的話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開始。
(生默讀課文)
師:好,已經有好幾個同學都想出來了,那么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么說的,好,你先來。
生:我在訪俄期間遇到了俄羅斯老人斯杰潘,他跟我講起了一次他打獵的經典。白鵝。
師:是天鵝。
生:天鵝團結起來破冰的經歷。
師:最后呢?結果呢?
生:最后他們成功的把冰破了,然后吃到了魚和蝦。
師:好,說的非常的清楚,那還有不同的,你來。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天鵝頑強。
師:說到了天鵝的頑強,那么課文的主要內容,用一兩句話來概括,你來。
生:俄羅斯老人斯杰潘給我們講了他三十年前看著天鵝擴大了湖面,捕食魚和蝦這樣一個完整的故事。
師:那最后,看到這樣一個場景,最后斯杰潘老人有什么變化沒有?
生:最后斯杰潘老人從來沒有動過獵槍,也沒有向他們發射子彈,只是悄悄地掛到了肩上,離開了湖面。
師:也就是說不再打獵了,是不是?概括地非常的簡潔明了。好,你再來說
生:斯杰潘老人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他在湖面上看見白鵝齊心合力破冰的故事
師:最后他不再打獵,再糾正一下,是天鵝。好,概括的簡潔明了,那么把厚書讀薄,把長文章讀短,說明你把文章讀懂了。同樣的一篇文章,我們即可以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又可以用簡潔的話語概括。剛才,我們就是抓住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主要內容,這是一種閱讀的方法。天鵝破冰的故事已經過去三十年了,但親眼目睹這一幕的斯杰潘老人,每次在講起這個故事時,總是會深情地說,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齊:多么可愛的鳥兒啊。
師:跟老師再讀一遍:多么可愛的鳥兒啊(兒話音)。
生齊:多么可愛的鳥兒啊。
師:到底是什么讓老獵人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呢?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天鵝破冰的場面,也就是課文的5、6、7自然段。請大家默讀課文的5、6、7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表現天鵝可愛的語句,并說說你的理解。
(生默讀)
師:好多同學都已經坐直了身子,說明有了想法,有了收獲,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好,你先來。
生:我從第五自然段的“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過這次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我從這句話看出:天鵝幫助那些小鵝重重地撲在冰面上,讓它們尋找吃的。
師:嗯,你找到了描寫老天鵝破冰場面的文字。也就是這一段文字,還有誰也找到了這一段?談談你的想法,來。
生:我也找的是這一段,我通過這一段知道老天鵝非常,,就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去拍打冰面,讓冰面有一個小窟窿。通過這一段,我知道了老天鵝很可愛,因為它去幫助別人把冰面打碎,自己卻在那里幫別人完成,然后不僅幫了自己,還幫了別人。
師:嗯,你看到了老天鵝是在為了其它的天鵝在撲打冰面,所以說它是可愛的,好,就這句話,還有嗎?還有想法。
生:我覺得老天鵝是為了其它人而撲打冰面的,而且拿自己的胸脯來撲打冰面可是會有生命危險的,所以說這顯示了老天鵝舍己救人的精神。
師:你想到了老天的精神,那大家從哪些詞句當中,關鍵的詞句當中感受到的呢?你說。
生:我從第五自然的“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我想老天鵝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它的翅膀一定很痛。
師:想到了文字背后的畫面,你說。
生:我從第六自然段的“沿著……”
師:就第五自然段的,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
生:我找的是第六自然段的。
師:第六自然段的待會兒再交流,好不好?第五自然段,誰還有?好,你來。
生:我從“經過這沉重的一擊”想到了天鵝的可愛,如果要是我的話,我肯定不會這樣做這種的傻事,我從這兒看出,是從天鵝傻的角度看它的可愛,但是我從“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動起來”感覺到天鵝的疼痛,因為湖是一個很大面積的,不一定那么隨便一動就開始震動起來了,而天鵝用這種沉重的一擊把冰面都震動起來了,感覺鵝的頑強。
師:你也看到了天鵝撲打冰面時,用了很大的力氣,那么文中,在這段話中哪個詞語最能反映它用力之大?你說。
生:我從“石頭似的”看出的,因為平常石頭都是很硬很硬,說明它很努力讓冰面顫動起來。
師:石頭似的,跟老師讀一下。
生:石頭似的。
師:這一個比喻看似簡單,卻有著不簡單的含義,你能帶著這樣的理解來讀讀這句話嗎?第一句話——“突然……”
生: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
師:石頭似的,還不夠硬,再來一遍。
生:像石頭似的讓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
師:看突出了重點詞,讀出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你來。
生:我從“湖面開始被震得顫動起來”看出了老天鵝撞上去的時候很用力,因為湖面很大,它翅膀把很大的湖面都給震的顫動起來了,肯定用了很大的力氣。
師:嗯,沒錯,非常的有道理,為了讓自己重重地撲打冰面,像石頭一樣地撲打冰面,老天鵝是怎么做的呀?老天鵝是怎么做的呀?你說。
生:我從這個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看出了老天鵝并不是一個遇到困難會逃跑的人,而是一個舍己救人,愛幫助別人的、樂于助人的天鵝。
師:由這個詞語“騰空而起”想到了老天鵝的高貴品質,抓得非常的準。沒錯,飛得越高,撲打的力度就越大,那么誰來,你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
師:飛得還不夠高,再來。
生: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
師:騰空而起,再來。
生:騰空而起,可是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讓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
師:你不僅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老天鵝這樣高高地飛起,又這樣重重地落下,冰面卻只是被震得,怎么樣?
生齊:顫動。
師:顫動了一下,此時老天鵝有沒有放棄呀?
生齊:沒有。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說。
生:我從“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看出老天鵝并沒有放棄,它還一次一次地撞擊冰面。
師:還有沒有補充的?你說。
生:我也從“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看出老天鵝的堅持不懈。
師:你有補充嗎?
生:這個省略號后面肯定是很多次,而不是這三次。
師:你真是一個有心人,看來閱讀時,我們不但要讀文字,而且還要讀標點。可老天鵝畢竟是血肉之軀呀,經歷了這一次又一次的重重撲打,此時,你仿佛看到老天鵝是什么樣子呢?
生:看到老天鵝疲勞的樣子。
師:它的感覺,感到疲勞。
生:因為它是一只老天鵝,所以我想,它肯定是筋疲力盡了。
師:筋疲力盡。
生:它肯定是很痛苦地一下一下地拍,一下一下地往下沖去。
師:嗯,那么它的身體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生:應該是很累,氣喘吁吁。
師:還是從它的感受來談的,身體有沒有變化?
生:有可能是翅膀被折斷。
師:翅膀斷了,腿折了,是不是呀?
生齊:是。
生:老天鵝很可能很疼痛,它忍著疼痛還撲打著冰面,可以看出老天鵝的勇敢師:真了不起,看到了老天鵝的勇敢。大家不僅讀懂了文字,而且讀懂了文字背后的畫面。而你們的這些理解,其實就是來自于作者對老天鵝生動細致的動作描寫。現在請大家拿起教材,帶著我們的理解,帶著我們的感動齊讀這段話,再現這一震動人心的畫面,“突然”一二!
生齊: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讓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過這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
師:好,你們的朗讀我覺得飽含著感情,有愛有憐,更有情。通過讀文字,想畫面,我們感受到了老天鵝的可愛就在于它的勇敢。可見,讀文字想畫面,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那么我們被老天鵝的舉動感動了,其它天鵝呢,它們是怎么做的呢?你來。
生:我從“這時別的天鵝似乎被這一舉一動所驚住了,它們呆呆地站在那里,瞧著這位破冰勇士,只聽得啪、帕,冰層裂開了一條小縫,現在又裂開了一條,冰面終于塌陷了,出現了一個小的冰窟窿,這位頑強的破冰勇士沿著這個冰窟窿邊緣繼續撲打著,水面在慢慢地擴大,有幾只天鵝也來幫忙,很快整群天鵝都投入了破冰工作。”我從這句話看出天鵝也來……也來……
師:也參加了破冰,是不是?是不是這段話?是不是這句?是不是?
生齊:是。
師:誰來談談這段話的理解,你來。
生:其它天鵝看著光有這一位老天鵝在破冰被弄的很痛,不忍心,都來趕過來幫忙,讓冰面快點破開,讓老天鵝少吃一點苦。
師:好,還有。
生:我從它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出,那些年輕的天鵝不知所措,不知道向老天鵝干那些傻事,還是不干。
師:它們最終還是參與到破冰當中,從這段話當中,你有什么要理解的?你說。
生:我發現這些天鵝心連心,就像一群友好的好伙伴。
師:心連心,還能不能換別的詞呀?生:我從“別的天鵝似乎被這一舉動驚住了”看出它們肯定是——
師:我剛才問的是,對于剛才他說的心連心,還可以不可以換其它詞語?你說。
生:還可以說齊心協力。師:還有。
生:應該是堅持不懈,所有人們都協助這只老天鵝。
師:可以看出它們的——團結,是不是呀?
生齊:是。(可能在板書)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理解,再來讀一讀這段話,齊讀這段話,再現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尤其注意天鵝們的叫聲,可要把它讀好啊!“有幾只天鵝來幫忙了”一,二!
生齊:有幾只天鵝來幫忙了,很快整群天鵝大約百十來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們干得那樣齊心,那樣歡快!水面在迅速的擴大著。湖面上不時傳來‘克嚕—克哩—克哩’的叫聲,就像那激動的勞動號子:‘兄弟們那,加油!齊心干那,加油!’
師:在大家縱情的朗讀當中,一群天鵝齊心協力破冰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那還有那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天鵝的可愛呢?除了這兩個自然段,還有——
生:就是第六自然段,“這位頑強的‘破冰勇士’沿著冰窟窿的邊緣繼續撲打著,水面在慢慢地擴大”,我從這句話體現出天鵝的可愛,因為天鵝并沒有放棄,光撲打這一次,它還要繼續地撲打著,讓冰面繼續擴大著。
師:還是第六自然段的內容,由老天鵝繼續撲打,感受到了老天鵝的頑強。那么除了五六自然段,還有沒有其它段落當中讓你感受到天鵝的可愛的?
生:第七自然段的“它們昂著頭,挺著胸,在水里游動著,捕食魚蝦,不時發出陣陣勝利的歡呼聲:‘克嚕—克哩—克哩!’”這句話體現出,嗯,天鵝為勝利感到高興。
師:哦,看出了他們的高興,這是寫天鵝成功破冰后的場面,對不對呀?
生齊:對!
師:可以看出此的心情,特別的什么呀?
生齊:高興。師:那么此時它們的歡呼聲似乎在說些什么呀?你說。
生:似乎在贊美老天鵝這種頑強的精神,它用它自己的身軀給大家創造了這么一個吃東西的好去處。
師:在贊美老天鵝,還有嗎?這里的歡呼在說些什么?
生:我從第六自然段的……
師:注意聽,此時我們已經學到了第七自然段,這會兒我們正在讀第七自然段,此時的天鵝似乎在歡呼,它們的歡呼似乎在說些什么呢?
生:我從“它們昂著頭,挺著胸”感覺應該它們表示的是勝利的感覺,所以它們應該是唱著一首勝利的歌曲。
師:呀,你真會思考,來,我們學著天鵝的樣子一起來歡呼一下,好不好呀?它們不時地發出陣陣的歡呼聲,一起來——
生齊:‘克嚕—克哩—克哩!’師:再來一遍。生齊:‘克嚕—克哩—克哩!’
師:好,大家入情入境的朗讀,讓我感覺到,你們也是一群可愛的天鵝了。此時,我想大家對天鵝又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了。那么還記得老獵人的那句話嗎?“多么可愛的鳥兒啊!”那么這個“可愛”還能不能換成別的詞?你說。
生:還可以換成頑強。
師:嗯,還有。
生:多么團結的鳥兒啊!
師:團結。生:多么勇敢的鳥兒啊!
生:多么齊心協力的鳥兒啊!
師:嗯,看來天鵝的可愛不僅變現在它的外表,更表現在它內在的精神品質,下面請大家拿出寫話紙,以這樣的句式寫下你的理解和感悟。抓緊時間。
(生寫)
師:已經有同學舉起了小手,我們來請他來交流交流。其他同學沒寫完的,也停下筆來,我相信你想寫的東西,已經在你心里邊了,是不是呀?好,你先來。
生:多么齊心協力的天鵝呀!它們齊心協力,終于把冰破開了。所以我要填齊心協力師:抓住了群天鵝的齊心協力,請你把你的想法貼在板上合適的位置上,好,你來。
生:多么團結一致的天鵝啊,它們齊心協力,用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打在冰面上,它們堅持不懈,終于把重重的冰層變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你們勝利了。師:厚厚的冰層,寫得真好啊,說明你用心去感悟了,所以理解才能這樣的深刻,也請你貼上去,好,你來。
生:多么團結的天鵝,它們看見老天鵝那么勇敢,自己也開始撲打冰面,一只又一只的一起來,大家一起團結一心,冰面終于打出了一個冰窟窿。
師:抓住了,也是群天鵝的場面,請上去貼上去。剛才我在個別同學的寫話卡上做了標記,請你們也上臺貼在畫面合適的位置上。來,站起來,去,沒關系的。好,我在個別的天鵝寫話卡上做了標識,其他同學——行了,好了,夠了——其他同學注意,我在寫話卡上用紅色的鉛筆畫了一下,其他同學清你把你的寫話卡和你的同桌進行分享一下(下課鈴聲響起……)好,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幅天鵝破冰圖躍然于紙上,我相信它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天鵝破冰的故事,也就是課文的五六七自然段,其實就是一個描寫勞動場面的幾段文字,那么這里也可以說一個戰斗場面。在這段場面描寫當中,先寫的是誰呀?
生齊:老天鵝。
師:老天鵝在破冰,然后又寫了——
生齊:一群天鵝。
師:一群天鵝破冰,(再次鈴聲!)因為抓住了它們的動作、神態和叫聲,所以天鵝的形象才會深入人心,這是作者的成功一筆。好,最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作業: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想你在生活中或電影電視當中看到過這樣齊心合力的,頑強奮斗的場面嗎?請選擇其中一個說一說。第二,想一想老人為什么沒有向天鵝開槍,卻把槍掛在了肩頭,悄悄離開了湖岸?好,這一堂課就到這兒,下課!
生齊:起立,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
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篇2
一、【教材分析】
《天鵝的故事》是蘇教版第9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學生朗讀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好材料,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根據新課標,讓學生通過充分的閱讀,反復體會、感悟,閱讀時能品詞、析句,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片篇幅較長的文章,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閱讀障礙,對于重點、難點較難把握,需要長文短教。而學生經過前一段的閱讀訓練,大多數能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這堂課也需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通過不同層次的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設定】
(1)知識和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5-7自然段。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文后練習中的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在反復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談談在不同要求的朗讀時體會到的內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 情感與態度: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受到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教育。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已有板書: 起因 生存考驗 )
7天鵝的故事經過
結果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天鵝的故事》,天鵝破冰的過程怎樣,這個故事又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是這堂課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故事的起因是冰封湖面,天鵝們無法生存,請同學們復習朗讀課文3、4兩節,要求讀出老人打獵時心情的變化,以及天鵝們商量辦法時的焦急、無可奈何。
(學生齊讀)
二、講讀第五節。
過渡:天鵝遷徙北歸,歷盡千辛萬苦,跨過千山萬水,是為了種族的生存和延續,長途的跋涉使它們疲憊不堪,冰封的湖面又斷絕了它們的食物來源,可以說是饑寒交迫,嚴峻的生存考驗正等待著它們,就在此時,老人看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一)、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第5小節,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從哪里看出來的,邊讀邊圈劃關鍵詞、句。
(學生邊讀邊圈劃。)
(二)、出示小卡片:老天鵝真 ( )! 學生自由練說(生答要點:勇敢)
(三)、學生交流所圈劃的關鍵詞、句,能看出老天鵝的勇敢。
(出示第五節)
a講讀第一句,生邊答,師邊在關鍵詞下加圈。
1、生:從“騰空而起”、“沒有飛走”、“撲打”這些動詞可以看出老天鵝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后,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這么做的。
2、生:“像石頭似的”是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天鵝用力之重,簡直是奮不顧身。這個比喻十分形象生動,非常恰當,令人感受到了那“下落的沖力”,感受到老天鵝為了拯救天鵝而不怕犧牲的精神。它是在勇敢、果斷地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撲打冰面啊!
3、生:從一個“老”字可以看出這只天鵝已經是年紀很大了,可它還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一次次地用自己的生命撞擊冰面,太令人佩服了。
師:你能從一個字來品讀文章,可見你很會讀書,老師還有一點補充意見,從一個“老”字和“個兒也別大”除了可以看出這只天鵝已經是年紀很大了,已經年老體邁,還可以看出它已是一只成年天鵝,完全有能力可以飛走,扔下它的同伴,自尋一條生路,可是它并沒有這樣做,是因為它——(生:一心想著其它天鵝的生存,并沒有自私地只顧及自己。)
師:那你能把第一句讀好嗎?
指名幾生個別感情朗讀,后齊讀。
b講讀第二句,生邊答,師邊在關鍵詞下加圈。
1、第二句中“鏡子般的冰面”是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冰面的平滑與堅硬,“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可以充分看出老天鵝沖力的巨大,它身上具有為了天鵝群勇敢獻身的精神。
2、①從“第二次、第三次”以及“……”可以看出表明老天鵝數次重復,無數次撲打,是撞擊次數的省略。它已經將生命置之度外,心中唯一想到的是其它天鵝。
師:那你覺得這一句應該怎么讀呢?為什么?
一生試讀,“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是漸響。
生:這樣讀可以體現老天鵝撞擊冰面次數越來越多。
余生響應,用同樣方法感情朗讀。
②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歡迎嗎?
師配樂朗讀,但是,“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是漸弱。
生訝異,一生質疑:老師讀錯了,“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應該是漸響。但另外,也立即有個別學生贊同老師的讀法。
另一生:“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漸弱,說明老天鵝撞擊冰面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逐漸體力不支,這不僅是身體與冰面的撞擊,也極有可能是生命與死亡的撞擊,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氣呀!
師引導生試著用自己的手握成拳撞擊桌面,體味老天鵝撞擊冰面時那一次比一次更為巨大的疼痛。生應已恍然大悟。
③師:我想,每一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對老天鵝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你覺得那一種讀法比較符合你的理解,就讀哪一種,關鍵要讀出敬佩、贊美的語氣。
生分兩批按自愿選擇的讀法感情朗讀,師配樂。
三、講讀第六節。
過渡:為了種族的延續,老天鵝義無反顧地將血肉之軀一次次地撲向冰冷的冰面,這需要經歷多么巨大的痛苦,具有多么超人的勇氣啊!老天鵝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拚搏啊!在它的撞擊之下,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呢?(一)講讀第六節中對老天鵝的描寫。
1、師引讀:“只聽得嚓——嚓——冰層裂開了……”(生接讀:一條小縫,冰面終于塌陷了,出現了一個冰窟窿。)
師:冰層裂開的小縫一條又一條,老天鵝所承受的巨大痛苦終于有了成效,可面對著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它又是怎樣做的?
生答,師出示語句:這位頑強的“破冰勇士”沿著冰窟窿的邊緣繼續撲打著,水面在慢慢地擴大。
2、師:如果你是老師,會設計什么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理解。
生:“破冰勇士”是誰?為什么說它很頑強?(師在“破冰勇士”、“頑強”這兩個字的下面加圈。)
師:你真像一個小老師,真會學習。
3、師引導學生像剛才一樣品讀、圈劃,體會老天鵝的勇敢。
生:“破冰勇士”是指老天鵝。(師板書:老天鵝。)
生:從“繼續”這個詞可以看出,說它頑強是因為它不怕疼痛,不怕犧牲,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不斷地撲打著冰面。(師板書:舍己破冰。)
師:你理解得非常透徹,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指導幾生感情朗讀,后齊讀。
師小結:多么令人欽佩的老天鵝啊,在生存的考驗面前,它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禮贊,確實堪稱“破冰勇士”。在它的身上有一種怎樣的精神呢?
生:勇敢奉獻。(師板書:勇敢奉獻)
(二)、講讀第六節中對其它天鵝的描寫。
過渡:眼看破冰勇士的壯舉,其它天鵝的反映有何變化呢?
1、要求生找語句,并圈劃出關鍵詞。
2、生交流:
a生:第六節第一、第二句寫了,一開始,天鵝們被它的舉動驚呆了,從“驚住了”、“呆呆地”可以看出來。
師指導幾生朗讀。
b生:第六節六句到最后寫出其它天鵝開始幫忙了,從“很快”、“齊心”、“歡快”、“勞動號子”、“兄弟們哪,加油!齊心干哪,加油!”都可以看出其它天鵝都干得非常歡快、熱烈。
師指導幾生朗讀,后齊讀。
3、師小結:讀得好,在老天鵝勇敢無畏精神的感召下,天鵝們也一起投入了破冰工作。(師板書:天鵝們 齊心破冰)
師:從中可以看出,在天鵝們的身上,具有一種怎樣的精神?
生:在天鵝們的身上,具有一種團結協作的精神。(師板書:團結協作)
四、講讀第七節。
過渡:皇天不負苦心人,天鵝們最終成功了嗎?
生:成功了!(師板書:取得勝利)
師:那應該以怎樣的語氣朗讀呢?
生圈關鍵詞,自由練讀,一生讀,突出了“昂著、挺著、游動、捕食”等相關動詞。師指導要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重點分析一詞。師:你剛才朗讀時為什么要強調一個“終于”?
生:因為從這個詞可以看出破冰工作的艱辛,破冰成功是來之不易的,天鵝們戰勝了困難,感到十分愉快。生齊讀。
五、講讀第八節。
過渡:起初,興致勃勃的斯杰潘老人到這里來為了打獵的,可當他看到眼前這一幕時,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1、師引讀:“說到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說——(生讀完該節)”
師:老人為什么沒有向天鵝開槍,卻把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湖岸呢?
2、(生圈劃關鍵詞句)
3、學生交流。
生:從一個“端” 字和一個“掛”字可以看出,兩者形成了對比,體現老人對天鵝的敬佩之情。
生:從“才三四十米”可以看出:雖然天鵝近在咫尺,唾手可得,老人卻沒有開槍射殺它們,這是因為老人目睹了天鵝為了生存,用身體和生命為代價,英勇破冰的勞動場面,從心里喜愛天鵝,所以沒有開槍打它們。
生:從“深情”可以看出老人對天鵝的喜愛和敬佩之情。
4、請一生手拿道具“獵槍”扮演斯杰潘老人,從興致勃勃來到湖邊打獵,到后來為天鵝所深深震撼,對它們的精神深深敬佩,肅然起敬,收起獵槍離開湖岸的過程,另一生配樂朗讀第8節,作旁白。
5、現場采訪扮演斯杰潘老人的學生。
師:請問斯杰潘老人,您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6、該生回答:是啊,鳥兒這么可愛,這么有靈性,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保護它們,人人愛護珍稀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師提供一個句式練說:多么的鳥兒啊!。
余生試說:多么令人欽佩的鳥兒啊!這些天鵝具有多么崇高的精神,甚至在有些地方,我們人類都有所不及,在生存與死亡的考驗面前,它們首先想到的是他人,想到的是奉獻,是為了集體與種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心中想的絕不是一己私利,而是團結拚搏,共同奏響一曲生命的頌歌!面對這樣的生靈,我又怎么忍心開槍呢?
六、總結全文。
師:是啊,斯杰潘老人和你們想到一塊去了,他也想做一個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人。(師板書:愛鳥護鳥
保護生態)在這樣貌似平凡的生靈面前,斯杰潘老人感到了生命的偉大,生存的可貴,他震撼于老天鵝為了種族生存的勇敢無私,震撼于天鵝們為了生存的團結拚搏,他的心靈接受了一次崇高的洗禮,表現出一個普通人對于獻身、合作精神的禮贊,也希望同學們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保護生態,這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課文學到這里,你們心中對這群天鵝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生:我們對這群天鵝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敬佩之情、贊美之情。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一種敬佩、贊美之情朗讀全文。(配樂,生集體起立朗讀)
七、作業。
1、預習作業:復述課文5-7小節,下節課交流。
2、寫一段話,以《頑強的破冰勇士》為題寫出那只“老天鵝”破冰的情景。
3、寫一條愛鳥護鳥的宣傳語。
附板書:
起因 生存考驗
老天鵝 舍己破冰 勇敢奉獻
7、天鵝的故事 經過天鵝們 齊心破冰 團結拚搏
(愛鳥護鳥 保護生態) 結果 取得勝利
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篇3
一、【教材分析】
《天鵝的故事》是蘇教版第9冊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學生朗讀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好材料,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根據新課標,讓學生通過充分的閱讀,反復體會、感悟,閱讀時能品詞、析句,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片篇幅較長的文章,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閱讀障礙,對于重點、難點較難把握,需要長文短教。而學生經過前一段的閱讀訓練,大多數能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這堂課也需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通過不同層次的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設定】
(1)知識和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5-7自然段。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文后練習中的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找關鍵詞、句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在反復的讀、圈劃中感悟文字,談談在不同要求的朗讀時體會到的內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3)情感與態度: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拚搏的精神,受到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教育。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已有板書:起因生存考驗)
天鵝的故事經過
結果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天鵝的故事》,天鵝破冰的過程怎樣,這個故事又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是這堂課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故事的起因是冰封湖面,天鵝們無法生存,請同學們復習朗讀課文3、4兩節,要求讀出老人打獵時心情的變化,以及天鵝們商量辦法時的焦急、無可奈何。
(學生齊讀)
二、講讀第五節。
過渡:天鵝遷徙北歸,歷盡千辛萬苦,跨過千山萬水,是為了種族的生存和延續,長途的跋涉使它們疲憊不堪,冰封的湖面又斷絕了它們的食物來源,可以說是饑寒交迫,嚴峻的生存考驗正等待著它們,就在此時,老人看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一)、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第5小節,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從哪里看出來的,邊讀邊圈劃關鍵詞、句。
(學生邊讀邊圈劃。)
(二)、出示小卡片:老天鵝真!學生自由練說(生答要點:勇敢)
(三)、學生交流所圈劃的關鍵詞、句,能看出老天鵝的勇敢。
(出示第五節)
a講讀第一句,生邊答,師邊在關鍵詞下加圈。
1、生:從“騰空而起”、“沒有飛走”、“撲打”這些動詞可以看出老天鵝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后,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這么做的。
2、生:“像石頭似的”是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天鵝用力之重,簡直是奮不顧身。這個比喻十分形象生動,非常恰當,令人感受到了那“下落的沖力”,感受到老天鵝為了拯救天鵝而不怕犧牲的精神。它是在勇敢、果斷地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撲打冰面啊!
3、生:從一個“老”字可以看出這只天鵝已經是年紀很大了,可它還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一次次地用自己的生命撞擊冰面,太令人佩服了。
師:你能從一個字來品讀文章,可見你很會讀書,老師還有一點補充意見,從一個“老”字和“個兒也別大”除了可以看出這只天鵝已經是年紀很大了,已經年老體邁,還可以看出它已是一只成年天鵝,完全有能力可以飛走,扔下它的同伴,自尋一條生路,可是它并沒有這樣做,是因為它——(生:一心想著其它天鵝的生存,并沒有自私地只顧及自己。)
師:那你能把第一句讀好嗎?
指名幾生個別感情朗讀,后齊讀。
b講讀第二句,生邊答,師邊在關鍵詞下加圈。
1、第二句中“鏡子般的冰面”是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冰面的平滑與堅硬,“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可以充分看出老天鵝沖力的巨大,它身上具有為了天鵝群勇敢獻身的精神。
2、①從“第二次、第三次”以及“……”可以看出表明老天鵝數次重復,無數次撲打,是撞擊次數的省略。它已經將生命置之度外,心中唯一想到的是其它天鵝。
師:那你覺得這一句應該怎么讀呢?為什么?
一生試讀,“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是漸響。
生:這樣讀可以體現老天鵝撞擊冰面次數越來越多。
余生響應,用同樣方法感情朗讀。
②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歡迎嗎?
師配樂朗讀,但是,“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是漸弱。
生訝異,一生質疑:老師讀錯了,“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應該是漸響。但另外,也立即有個別學生贊同老師的讀法。
另一生:“第二次、第三次”聲音處理漸弱,說明老天鵝撞擊冰面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逐漸體力不支,這不僅是身體與冰面的撞擊,也極有可能是生命與死亡的撞擊,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氣呀!
師引導生試著用自己的手握成拳撞擊桌面,體味老天鵝撞擊冰面時那一次比一次更為巨大的疼痛。生應已恍然大悟。
③師:我想,每一位同學此時此刻都會對老天鵝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你覺得那一種讀法比較符合你的理解,就讀哪一種,關鍵要讀出敬佩、贊美的語氣。
生分兩批按自愿選擇的讀法感情朗讀,師配樂。
三、講讀第六節。
過渡:為了種族的延續,老天鵝義無反顧地將血肉之軀一次次地撲向冰冷的冰面,這需要經歷多么巨大的痛苦,具有多么超人的勇氣啊!老天鵝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拚搏啊!在它的撞擊之下,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呢?(一)講讀第六節中對老天鵝的描寫。
1、師引讀:“只聽得嚓——嚓——冰層裂開了……”(生接讀:一條小縫,冰面終于塌陷了,出現了一個冰窟窿。)
師:冰層裂開的小縫一條又一條,老天鵝所承受的巨大痛苦終于有了成效,可面對著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它又是怎樣做的?
生答,師出示語句:這位頑強的“破冰勇士”沿著冰窟窿的邊緣繼續撲打著,水面在慢慢地擴大。
2、師:如果你是老師,會設計什么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理解。
生:“破冰勇士”是誰?為什么說它很頑強?(師在“破冰勇士”、“頑強”這兩個字的下面加圈。)
師:你真像一個小老師,真會學習。
3、師引導學生像剛才一樣品讀、圈劃,體會老天鵝的勇敢。
生:“破冰勇士”是指老天鵝。(師板書:老天鵝。)
生:從“繼續”這個詞可以看出,說它頑強是因為它不怕疼痛,不怕犧牲,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不斷地撲打著冰面。(師板書:舍己破冰。)
師:你理解得非常透徹,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指導幾生感情朗讀,后齊讀。
師小結:多么令人欽佩的老天鵝啊,在生存的考驗面前,它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禮贊,確實堪稱“破冰勇士”。在它的身上有一種怎樣的精神呢?
生:勇敢奉獻。(師板書:勇敢奉獻)
(二)、講讀第六節中對其它天鵝的描寫。
過渡:眼看破冰勇士的壯舉,其它天鵝的反映有何變化呢?
1、要求生找語句,并圈劃出關鍵詞。
2、生交流:
a生:第六節第一、第二句寫了,一開始,天鵝們被它的舉動驚呆了,從“驚住了”、“呆呆地”可以看出來。
師指導幾生朗讀。
b生:第六節六句到最后寫出其它天鵝開始幫忙了,從“很快”、“齊心”、“歡快”、“勞動號子”、“兄弟們哪,加油!齊心干哪,加油!”都可以看出其它天鵝都干得非常歡快、熱烈。
師指導幾生朗讀,后齊讀。
3、師小結:讀得好,在老天鵝勇敢無畏精神的感召下,天鵝們也一起投入了破冰工作。(師板書:天鵝們齊心破冰)
師:從中可以看出,在天鵝們的身上,具有一種怎樣的精神?
生:在天鵝們的身上,具有一種團結協作的精神。(師板書:團結協作)
四、講讀第七節。
過渡:皇天不負苦心人,天鵝們最終成功了嗎?
生:成功了!(師板書:取得勝利)
師:那應該以怎樣的語氣朗讀呢?
生圈關鍵詞,自由練讀,一生讀,突出了“昂著、挺著、游動、捕食”等相關動詞。師指導要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重點分析一詞。師:你剛才朗讀時為什么要強調一個“終于”?
生:因為從這個詞可以看出破冰工作的艱辛,破冰成功是來之不易的,天鵝們戰勝了困難,感到十分愉快。生齊讀。
五、講讀第八節。
過渡:起初,興致勃勃的斯杰潘老人到這里來為了打獵的,可當他看到眼前這一幕時,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1、師引讀:“說到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說——(生讀完該節)”
師:老人為什么沒有向天鵝開槍,卻把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湖岸呢?
2、(生圈劃關鍵詞句)
3、學生交流。
生:從一個“端”字和一個“掛”字可以看出,兩者形成了對比,體現老人對天鵝的敬佩之情。
生:從“才三四十米”可以看出:雖然天鵝近在咫尺,唾手可得,老人卻沒有開槍射殺它們,這是因為老人目睹了天鵝為了生存,用身體和生命為代價,英勇破冰的勞動場面,從心里喜愛天鵝,所以沒有開槍打它們。
生:從“深情”可以看出老人對天鵝的喜愛和敬佩之情。
4、請一生手拿道具“獵槍”扮演斯杰潘老人,從興致勃勃來到湖邊打獵,到后來為天鵝所深深震撼,對它們的精神深深敬佩,肅然起敬,收起獵槍離開湖岸的過程,另一生配樂朗讀第8節,作旁白。
5、現場采訪扮演斯杰潘老人的學生。
師:請問斯杰潘老人,您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6、該生回答:是啊,鳥兒這么可愛,這么有靈性,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保護它們,人人愛護珍稀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師提供一個句式練說:多么的鳥兒啊!。
余生試說:多么令人欽佩的鳥兒啊!這些天鵝具有多么崇高的精神,甚至在有些地方,我們人類都有所不及,在生存與死亡的考驗面前,它們首先想到的是他人,想到的是奉獻,是為了集體與種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心中想的絕不是一己私利,而是團結拚搏,共同奏響一曲生命的頌歌!面對這樣的生靈,我又怎么忍心開槍呢?
六、總結全文。
師:是啊,斯杰潘老人和你們想到一塊去了,他也想做一個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的人。(師板書:愛鳥護鳥
保護生態)在這樣貌似平凡的生靈面前,斯杰潘老人感到了生命的偉大,生存的可貴,他震撼于老天鵝為了種族生存的勇敢無私,震撼于天鵝們為了生存的團結拚搏,他的心靈接受了一次崇高的洗禮,表現出一個普通人對于獻身、合作精神的禮贊,也希望同學們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保護生態,這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課文學到這里,你們心中對這群天鵝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生:我們對這群天鵝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敬佩之情、贊美之情。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一種敬佩、贊美之情朗讀全文。(配樂,生集體起立朗讀)
七、作業。
1、預習作業:復述課文5-7小節,下節課交流。
2、寫一段話,以《頑強的破冰勇士》為題寫出那只“老天鵝”破冰的情景。
3、寫一條愛鳥護鳥的宣傳語。
附板書:
起因生存考驗
老天鵝舍己破冰勇敢奉獻
天鵝的故事經過天鵝們齊心破冰團結拚搏
(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結果取得勝利
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篇4
師: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請找出這個故事中最打動你的地方,讀一讀,可以是一句、幾句或一段話。
生自讀。
[評析:現代教學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相信人、依賴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有選擇學習的權利;同樣學生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不僅有知識發展的需求,也有情感發展的需求。]
師:絕大部分同學畫出了第5 小節,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先不急著說老天鵝是只怎樣的天鵝,愿不愿意把這一小節學得更好?看看哪些詞可以圈圈、畫畫、點點、重點讀讀、體會體會。
生再讀,用自己的方式學習。
[評析:新課標特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語文學習,張揚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此,老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能夠讓學生都愿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的融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學習活動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
師:現在我們再來說說老天鵝是只怎樣的天鵝,要有理有據。
生:我先說,書中這樣一句打動我:“突然,一只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并沒有飛走,而是利用直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過這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我覺得這只天鵝十分勇敢。
師:你們是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勇敢的?
生:“重重的”說明力量很大。
生:“像石頭”說明老天鵝奮不顧身。
生:“胸脯和翅膀”是說老天鵝是用血肉之軀作為破冰的武器的。
生:“騰空而起”說明下落的力量很大。
師:我們能不能做做這個動作。
(生模仿老天鵝像石塊下落的動作。配合手勢、插圖)
師:這一句你還有什么體會?
生:我從“顫動”中看出老天鵝落下時很用力。
生:我從“第一次,第二次……”看出老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生:我從“他并沒有飛走”看出老天不貪生怕死,為了天鵝群作出了自我犧牲。
[評析:真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發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
師:這是怎樣一只老天鵝啊?
生:勇敢的天鵝
生:頑強的天鵝
生:顧全大局的天鵝
生:自我犧牲的天鵝
生;意志堅定的天鵝
[評析:學生在感悟,動情朗讀,熱情已被激發的基礎了上,教師趁熱打鐵,給了學生一個思維馳騁的時間,給了學生一個展示靈性的舞臺,為學生創設了開放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體驗、感悟的基礎上,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想,情感得到了奔放。]
師:老天鵝騰空而起又落下,三次、六次、八次、十次……想想此時的老天鵝是什么樣子了?
生:傷痕累累。
師: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畫面,讓我們深情地讀一讀。
(生讀得很有感情)
[評析:學生讀得有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也不是學生裝腔作勢的結果,而是對老天鵝的崇敬,發自內心的贊嘆,它是借助于對文章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借助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一種真情的流露。]
反思: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以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而要落實這一點的關鍵就是對教材的把握和運用。要根據學生情感需求,或大膽取舍,或精選段落……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的學習。啟迪學生讀書時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入情入境。
2、語文課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內蘊去吸引和感染學生。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去進行自我體驗,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與理解。語文課應成為學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本文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精品讀物。教師更是緊扣文章最精彩之處——老天鵝奮不顧身破冰這一驚心動魄的特寫鏡頭,師生共同傾注感情,品味關鍵詞句。通過動作演示,觀察畫面,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真心感受,細心體會,大膽想象,學生深深地被老天鵝的壯舉所感動,一字、一詞、一句,品讀文字,讀中生情,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中,感染了心靈,陶冶了情操,突顯了個性。
天鵝的故事教學案例 篇5
教學背景:
《天鵝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學語文新教材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一群天鵝齊心協力與惡劣環境抗爭的故事。課文以天鵝的啼叫聲貫穿,描述了三幅畫面:一開始交代由于反常的天氣變化使湖面再次上凍,致使一群北歸的天鵝陷入絕境;在危急關頭,一只老天鵝奮不顧身用自己的身體撲打冰面,眾天鵝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協力砸破冰層;最后終于擺脫了危機,眾天鵝共祝勝利。文章贊揚了老天鵝奮不顧身、頑強堅韌的品質,也寫出了眾天鵝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可貴精神。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養成邊讀邊思的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和帶著問題進行思考。
(一)談話引入
1知道天鵝這種動物嗎?學生交流。
出示圖片:天鵝生活于湖泊與沼澤,通常是數十只至數百只在一起成群活動。主要吃水里植物,是一種非常溫順的國家保護動物。
2今天,我們將看見天鵝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5課。
(二)整體感知
1師: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一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朗讀,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并即時正音。
2聽,“克嚕——克哩!”天鵝們在湖上啼叫著,課文多處描寫了天鵝的啼叫,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想想他們為什么啼叫?
學生自由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句子:指名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次啼叫,在我們聽來,似乎沒有什么不同,但對天鵝來說,卻大不一樣。要讀好這些句子,我們就應該了解,天鵝是在什么情況下發出這樣的啼叫聲,讓我們再一次閱讀課文,體會這叫聲中的含義。
(三)理解課文
1指名讀課文第1、2節。
寒潮突然降臨,北風呼嘯,湖面又上凍了。這意味著天鵝將失去食物,面臨生存危機。“克嚕——克哩!”天鵝們怎樣地啼叫著?(著急、悲傷)
2正在這,出現了這樣一幅情景。
媒體播放:老天鵝破冰
出示課文第3、4節,指名朗讀,邊聽邊思:在你眼中,那是一只怎樣的老天鵝?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胸脯撲打(奮不顧身)冰層塌陷出現冰窟窿
指導朗讀第3小節。
引讀第4節。邊讀邊思考,回答。
“別的天鵝似乎怔住了。“怔住”是什么意思;其他不明白什么?
它們呆呆地站在那里,瞧著這位“破冰勇士”。只聽得‘咯吱——’,冰層裂開了一條小縫,接著又裂開了一條……冰面終于塌陷了,出現了一個小的冰窟窿。”現在,你就是天鵝群里的一只天鵝,看著老天鵝如此奮不顧身的破冰行動,你會想些什么?
學生交流。
說話聯系:湖面上到處都是“克嚕——克哩——克哩”的啼叫聲,他們還會說些什么?
板書:投入。比較“投入”“加入”。
指導朗讀句子。
(四)總結
當天鵝歡快地在水面上捕食時,我們也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克嚕——克哩——克哩!”那一聲聲啼叫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想一想,把它寫下來。
教學反思:
剛跨入三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始終處于局部的范圍,在整體閱讀上稍有欠缺,我抓住課文的主線,深入閱讀課文,在課上要多加訓練,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完整,聯系前后文思考問題,提高閱讀能力。
巧設情境,就是教師運用語言描寫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種情形、某種狀況、某種景象表現出來,使學生宛如身臨其境。在這樣的條件下,請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思考問題。由于學生已置身于某種情境之中,他們已經暫時變成了該情境中的某個角色,此時思考問題就必須要與該情境的節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時間。如:在學習老天鵝用自己的身體撞擊冰面時,教師用語言把學生帶入情景,要求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天鵝群中的一只,說說你眼中的老天鵝,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這樣,他們思考問題就會是主動的,積極的,因而也是敏捷的。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養成邊讀邊思的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和帶著問題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