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徑》教案三份
第二、三段(§3——6)
1、苦于沒有最佳設計的格羅培斯無奈之下從巴黎出發,去地中海海濱清理思緒,尋找靈感。(出示地圖:法國巴黎——法國南部海濱)。
2、學生默讀§3——6,讀書做記號,直線畫出他看到的,曲線畫出他想到的內容。
3、來到綿延數百里的葡萄產區,他看到農民賣葡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出示句子:
一路上他看到許多園主把摘下來的葡萄提到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吆喝,但卻很少有停下來的。
當他們的車子拐入一個小山谷時,發現那兒停著許多車輛。原來這兒是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據說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園,她因年邁無力料理而想出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是否能賣出葡萄,誰知在這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總是她的葡萄最先賣完。
“看到”“發現”后面都是格羅培斯的所見。
1)學生說農民賣葡萄的兩種不同方法,老師幻燈片中畫筆勾出:提到路邊/吆喝;無人看管/投入5法郎/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2)如果是你會去哪里買葡萄?師:你要買葡萄,來我這看看,又大又新鮮,價錢也便宜。
(板書:給人自由任其選擇。如果是我,我會走進園里自己選擇,無拘無束挑選自己稱心的葡萄,還可以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
3)過往的車輛和行人想法跟你們一樣,再來讀這兩段話。
4)自己用個詞語概括一下不同的賣葡萄方法產生的不同結果。
詞語積累:無人問津人滿為患;門可羅雀門庭若市;冷清;紅火
4、格羅培斯從老太太成功的賣葡萄方法中想到許多,深受啟發。(板書:啟發)
出示:格羅培斯摘了一籃葡萄,急匆匆坐上車,對司機說:“快,掉轉車頭,返回巴黎!”
(師對學生說)哎呀,這個司機有點糊涂了,想一想,上車后他們會說些什么?學生合理想象他們的動作、神態、語言,同桌進行對話,每對至少兩次,聯系上下文,說出設計方案,了解這一最佳路徑的誕生與農民買葡萄之間的聯系。
司機問:“?”
格羅培斯說:“。”
……
5、小結板書:老太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深受啟發,他想到了什么?他馬上有了具體的路徑設計方案,回到住地后給施工部拍了封電報,誰來讀出電報內容?
出示:回到住地,他馬上給施工部拍了封電報: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電報按字收費,內容簡單,施工部有點不明白格羅培斯設計的方案,你再給他們解釋一下吧!(板書:撒下草種踩出小道)
6、你們說的真具體,課文寫得比較簡潔明了。
出示:施工部按要求在樂園撒下了草種。沒多久,小草長出來了,整個樂園的空地被綠草所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許多小道,這些踩出的小道有寬有窄,優雅自然。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
指導朗讀:語氣輕松、愉快。
7、小結:所以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格羅培斯順其自然,讓游客們不知不覺中用自己的腳步“設計”出了這條最佳路徑。讓我們回顧課文,再來感受一下世界最佳設計的誕生過程。(光盤播放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