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蘇教版國標本)
③、學習司馬光的例子
出示投影:他卻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
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后便繼續(xù)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
(根據(jù)時間上的不同,讓學生體會:一生勤奮)
教師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滾瓜爛熟”、“稍微”、“警枕”等詞,讓學生體會司馬光的勤奮。
師:讀大屏幕上的兩句話,好好體會司馬光的勤奮。(生自由讀、齊讀)
④、學習童第周的事例
生讀相關句子。(引導學生抓住“起早貪黑”一詞,體會童第周的勤奮。)
⑤、師:下面我們來把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放在一起讀讀。老師從課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個詞——
出示投影:抓緊時間睡覺時天剛亮睡覺前
師:從這幾個詞里,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勤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說)
小結:(深情地)對于時間,有人說過: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力量;對于時間,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對于時間,劉老師想說:勤奮的人總覺得時間那么短,懶惰的人總覺得時間那么長。(先單獨學習童第周和司馬光勤奮事例,再把兩者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引領學生逐層感悟)
三、延伸與拓展
1、出示投影: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了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師:比較這兩句話,看能比出什么來?(引導學生體會:不管你有多聰明,也不管你基礎有多差,都要*努力,才會成功。)
(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延續(xù)和提升,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里得到一次升華。)
2、請看幾句名人名言。
出示投影: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發(fā)明家愛迪生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數(shù)學家華羅庚
不論你有多么聰明,也不論你基礎有多么差,只要勤奮,都能獲得成功。
——暫時還沒“家”的劉老師
(生自由讀,說說自己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3、小結:但愿我們每位同學都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
4、生齊讀名言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懂“司馬光、童第周”有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刻苦勤奮。
2、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教具學具: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揭題
(板書:勤奮)看到“勤奮”一詞,你會想到什么?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來學習文章《說勤奮》,文中是如何來說勤奮的。(板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