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教學設計
師:你能用書中的詞語形容一下這是怎樣的一對兄弟么?生: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師: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
生:說明他們兄弟之間的關系非常要好,特別親密。
(課件出示補充)蘇轍說蘇軾:“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蘇軾說蘇轍:“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
師:在課前查找的資料中,誰搜集到了關于他們兄弟之間情誼的故事?
生1:蘇軾的父親共生有三男三女,后來因為之前的四個孩子生病去世,只有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活了下來,他們相依為命地長大。蘇軾的父親蘇洵就是他們的老師,每天教他們學習詩文。
生2:蘇軾和蘇轍不但從小玩到大,連學習也是每天都在一起。兩個人的感情特別深厚,直到長大當官后就分開了,但仍然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據說,保留下來的他們之間的書信就有幾百封。
生3:蘇軾21歲母親去世了,29歲時妻子去世了,30歲時父親也過逝了。可以說,只有弟弟是他唯一的親人和感情的寄托。
師:蘇軾、蘇轍兄弟手足情深,所以蘇軾將這種并肩攜手、患難與共的感情,貫注于詞作之中,如汩汩清泉噴涌出世。
(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月亮漸漸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生:指名讀
師:此時蘇軾的心情是怎樣的?生:低沉的、孤獨的、無奈的、思念的等等
師: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詩人的感情?(漸漸、睡不著、眼睜睜、埋怨)
師:再次引導用上述的語氣去讀句子“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多么迷人的月色、多么難以入眠的蘇軾,讓我們飽含深情背誦下來吧!
出示“月亮( )( )西沉,透過窗子把( )( )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 )( )( )。他( )( )( )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里不禁( )( )起來:( )( )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 )( )的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呢?……”
師:引導學生背誦(前兩句可以指名背,第三句齊背或者以組為單位分句背誦)
師:于是,在這樣一個夜色如水的夜晚,蘇軾歡飲達旦,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水調歌頭》。配合動畫,師范讀全詞
師:出示全詞,體會寫作意圖(是否可用書畫作品代表課件展示)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大家是不是也想讀一讀?我們配合一下。題目與小記大家齊讀,男生讀詞的上闕,女生讀詞的下闕。
師:整整七年了,2600個日夜,62400個小時的分別,蘇軾的內心在反復地焦著和期盼。于是在內心中矛盾與痛楚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