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學反思
元日教學反思
1、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
教學中我運用多種理解詩意的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起情感,從而體會詩人的感情,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同時將自己的情感、詩中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諧統一起來,真正體現“作者、文本、讀者”三者間的對話。
2、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詩句的方法學習古詩。學生理解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都可是交流自己的感受。避免逐字逐句講解的呆板做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
3、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課中討論交流,形成新知,進行綜合性學習訓練;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提問,積極思考,達到共同認識,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產生的全過程,從而培養學習古詩、再造想象、體會詩境等綜合能力。
元日教學反思
學習《元日》這篇古詩,我主要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積累入手,說說自己過年時最興奮、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同學們一定喜歡過年,那你們在過年時最喜歡做什么?學生有說放鞭炮的,有說穿新衣的,有說吃好東西的,有說走親戚的……學生的情緒被帶動起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古時候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嗎?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1、元日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聯想的什么?
2、古人過年有哪些風俗 ?從中感受到怎樣的氣氛?
3、結合作者簡介,想一想結尾一句有沒有更深的含義。
本節課最讓我感到成功的是,學完古詩后讓學生一邊背誦一邊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眼前的情景,再讓學生大膽地匯報。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正穿著新衣裳在開心地玩耍。”有的說:“我看到了小孩子正拿著鞭炮在燃放。”有的說:“我看到了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的說:“我看到了一幫小朋友拿著大人給的利是跑向商店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食品。”有的說:“千家萬戶的人們正在沐浴著太陽的光輝。”還有的說:“人們正在盡情地喝著屠蘇酒。”
就這樣,從教學需要出發, 創設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找到引起學生想象的“著火點”、“觸發點”,讓孩子們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再一次在腦海中播放畫面,如身臨其境般真切感受著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
元日教學反思
《元日》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描寫過年的古詩。我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了由教師在講讀古詩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如:詩題“元日”是什么意思?“爆竹聲中一歲除”一句中的“一歲除”是什么意思?“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句中的“屠蘇”是什么東西?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教材的注釋中都有解釋,提出這些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自己領會古詩的字面意思。但我在講讀的過程中,偏重了詞語的解釋,如在解釋“前門萬曈曈日”這一句中的“曈曈”兩字時,我接著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觀察,說說春天剛剛升起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給人以什么樣子的感覺?這時,大部分學生能說出春天剛剛升起的太陽,又大又圓,紅彤彤的,給人以溫暖的感覺,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溫暖的感覺,融入到“前門萬戶曈曈日”的詩句中,并大聲地讀出來……通過這樣的解釋、分析、引導,學生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了,并慢慢地進入到古詩的意境中,一個個讀得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小臉紅撲撲的……但在講解桃符的時候,我說桃符就是把門神畫在桃木板上,然后掛在門的兩側,用于驅鬼的,這時學生們都嚷著說是驅“年獸”的,我是聽了半天才聽明白是“年獸”?磥砦以趥湔n的時候準備得還不夠充分,以后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