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出來的精彩——古詩《江雪》教學案例
生:寒冷、凄涼、孤獨、寂靜、冷清……
師:是什么給你這樣的感覺?是詩中哪一句話?還是哪個詞,哪個字,或是這幅插圖?再讀,用心去讀,畫一畫。
生自學后匯報。
生:我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句詩讀出這兒的冷清,飛鳥和行人都沒有了。
師:這句詩里哪些字詞寫人、鳥不見了,沒有了?
生:絕、滅。
師:咱們反過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絕”和“滅”這兩個字,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師提示:山林是平日鳥兒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而這有“千山”, 有“萬徑”,你想啊,那會是——
生沉思片刻,有三三兩兩發言,思維相互啟發,發言者逐漸多起來。
生:那會是鳥語花香的景象,山林里郁郁蔥蔥,鳥兒們嘰嘰喳喳,小路上會有行人經過,比詩里要熱鬧得多。
生:那會是幸福的景象,雖然大家日子過得很窮,但到了中午,每家都在做飯(師: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很有生活氣息。
生:是快活的景象,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扎風箏、抓蝴蝶……(師:玩得不亦樂乎!)
生:還會是悠閑的景象,有老人在樹下下棋。
……
師:是的,千山鳥飛,萬徑人蹤,本該是那樣的生機盎然,可是詩人筆鋒一轉,一個“絕”字、一個“滅”字,又成了怎樣的景象呢?
生:一下子凄涼起來,沒有一點兒生氣,連聲音都聽不見,有點可怕。
師:正如詩中所寫——(生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生:這么大一片山林一只鳥也沒有,這么多條小路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老漁翁在獨自垂釣,太孤獨了。
生:雪下得很大,把“千山”“萬徑”都覆蓋住了我覺得特別的寒冷,寂靜。
師:是啊,冰天雪地,誰愿意出門呢?連鳥都躲起來了。真是——(生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師小結: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沒有飛鳥,沒有行人,一切活動著的事物全部從視線中消失,余下的便是一望無際的皚皚白雪,一個獨自垂釣的老漁翁!這一切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那樣的——那樣的——(學生接先前各自的感悟:寒冷、凄涼、孤獨、寂靜、冷清、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