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愿人長久 教案4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 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情況
(1) 聽寫詞語。
品嘗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觀賞 但愿 寬慰 眼睜睜 隱藏 陰晴圓缺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習字冊。
2、熟讀《水調歌頭》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 細讀課文
1、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文學家蘇軾卻心緒不寧。同學們,蘇軾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緒不寧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2、學生交流
根據交流重點抓“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又有”等詞的理解體會
a、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小時侯……)
b、你從“形影不離”這個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從這句話中你又有什么體會,主要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到的?
3、指導朗讀
結合學生的交流,請他們讀
你能讀好么?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你會用朗讀表現嗎?
4、引說:
蘇軾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是因為——(蘇軾在思念著弟弟)是啊,蘇軾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時侯——……長大以后——……如今屈指算來——……怪不得蘇軾會這樣——(思念弟弟呢!)
三、學習課文第4節
1、看圖想象
瞧,月亮漸漸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學們,在這樣的夜晚,你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來了。你們想知道蘇老先生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誰嗎?
2、指名朗讀
指導看圖
同學們,這時候的蘇軾神情怎樣?(眼睜睜)
那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睜睜地望著,會覺得怎樣?用你的朗讀來回答吧。指導讀好“偏偏”一詞。
3、交流討論
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師:同學們,看,明月當頭,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麗,這個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現在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