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理性 多些情趣——《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案例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為什么?(課件展示祖國壯麗的山河,播放抒情的音樂)
的確,面對我國壯麗的山河,美如畫的風景,能不喜歡旅游,感受祖國的可愛嗎?現在,老師想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有興趣嗎?(出示課件:石碑)
3、看到了什么?能猜猜里面的內容嗎?
4、揭題。(出示課題并板書)
5、誰愿意讀讀課題。(品題,指導朗讀題目,理解“記”的含義)
————同學們,這是一篇游記,它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那我們以后寫游記的時候,也可以用“記。。。。。。”為文章的題目。
6、齊讀題目。
7、金華的雙龍洞景致美麗奇特,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去雙龍洞看一看,那就讓我們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覽,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初讀要求:
a、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邊讀邊畫出作者游覽的景點,想想是按什么順序游覽的。
2、檢查自讀情況。
(l)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匯報讀音、字形、字義,師相機點撥,教會學生學習字詞的方法。
(2)抽生輪讀課文,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對于讀得不好的同學要多鼓勵。
(3)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設計一張游覽入門券,學生自行把入門券上缺的景點填上。
(4)生匯報,教師: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
(5)了解文章的主次,學習寫作方法
3、看圖感悟,課件分別出示,路上、外洞、孔隙、內洞景點的圖片,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悟。
師:你最喜歡是哪個景點呢?為什么?
生談談感受,嘗試用一兩個詞去概括景點的特點。
師:你覺得最特別的,與眾不同的會是哪個景點呢?
(二)學習“孔隙”
1、學文感悟:師范讀“孔隙”自然段,生邊聽邊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感受。
2、生匯報,師出示課件相應的句子:
a“怎樣小的小船呢?。。。。。。”。這個句子讓你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看出來?抓住關鍵詞:剛合適、沒法(注意學習這種細致描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