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爸爸和書
教學目標:
1、 閱讀中自主識字若干個,積累“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異口同聲”等詞。
2、 通過學習,懂得《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父子間的對話,體會父親對子女的深切關懷。
4、 了解爸爸對孩子的希望,引導學生喜愛讀書,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通過學習,懂得《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
2、 從父子間的對話,體會父親對子女的深切關懷。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書)每學期爸爸媽媽都會為我們買許多書,最近,他們給你買了什么書呢?
2、這些書得來似乎是輕而易舉的,然而作者的家里也有一百多本書,都是爸爸買的(板書:爸爸),但他們與爸爸之間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若想知道,就讓我們一同學習第5課。(補全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檢查初讀情況。
明確課文主要講了當年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他希望我和姐姐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三、 深入課文,理解重點段。
1、《黃帝的悲哀》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板書:《黃帝的悲哀》)
2、就這么一本破舊不堪,連伙伴都不愿翻閱的書卻為什么是我最珍貴的呢?默讀第3——13節,邊讀邊思考:爸爸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我買這本書的?
3、交流:爸爸是在公司倒閉,媽媽干零活,家中的生活十分貧困的情況下給我買書的,而且是省下了乘車的錢。(板書:生活貧困)
4、那天路過舊書店,我寧可買書,也不乘車回家,然而事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輕松,文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組討論)
5、反饋(出示第7——12節)
理解重點句子:
(1)“怎么樣乘汽車比買書強吧?”
……“不,買書比坐車強!”
體會在路遠天寒的情況下,爸爸用反語激勵“我”,使我產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引號在這里表示引用。
分角色讀 男女齊讀 齊讀第8、9節
(2)“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這樣做的話,爸爸就沒法給你買這本書了!”
體會爸爸的話包含了他對孩子的理解,及他這么做是迫不得已的。
個別讀 小組讀
(3)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體會爸爸那樸實的話語,溝通了父子間的心靈。爸爸含著熱淚的一番話,使我倍感書的來之不易,所以視書為珍寶一般。
個別讀 齊讀
6、觀察插圖,從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當時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書讀,心里始終是熱乎乎的,很高興。
7、現在能說說為何對我來說,這本《皇帝的悲哀》是最珍貴的?
因為在家里生活貧困的情況下,我和爸爸頂著呼嘯的寒風,走了很遠的路,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