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之道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文: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第14課,齊讀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這些可愛的太平洋綠龜身上,發生了怎樣一個故事呢?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呢?(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行,因救一只幼龜,而傷害了許多只幼龜。隨機板書:旅行者、向導、海龜)
二、抓住重點句理解全文內容,從而明白自然界是有規律的。
師導語:從同學們的發言中老師知道了,我和同伴們本想救幼龜卻好心做了錯事,反而傷害了許多幼龜。現在就讓我們靜下心來,隨作者一起來到加拉巴哥島,了解我們和海龜之間的這件發人深省的事。
(一)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旅行者們來到島上看到了什么情況?是怎樣做的?
結果怎樣?
要求:邊讀邊畫,并做簡單的批注。師巡視。
(二) 回答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 我們來到海島上,看到了怎樣的一幕?
指名說。
師:正在這時,一只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如果此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么做?會說些什么呢?(師評價:真著急呀!你真愛這些小海龜。你的心地真善良,。多好的心腸呀!)
師過渡:是呀,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誰能忍心見死不救呢?
2、我們做了什么?
出示:我和同伴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向導說:
“你得想想辦法啊!”
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
(1)你從我們這些語言中感受到了什么?請你讀出我們的感受。(指名2-3人)
(2)師生對讀。師:向導。生:旅行者
我們是多么著急呀,而向導卻極不情愿的救了這只小海龜(板書:焦急、極不情愿、救一只)
向導的表現和我們截然不同,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邊學邊想。
3、我們一再要求向導救救小海龜,可是卻出現了什么樣的結果?
向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結隊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原來,那只先出來的幼龜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向同伴發出信號。現在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很快引來了許多食肉鳥,這回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1)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結果呢?(這些幼龜得到了安全的錯誤信息。)
課件圖片:理解“魚貫而出”
師:這些小海龜本以為外面很安全了,正向著自己夢想的大海興奮的爬著,可她們卻沒有想到,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正有許多食肉動物想飽餐一頓呢。
課件:視頻
(2)看到這一幕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想說什么?
其實我們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后悔、內疚。(板書:悔恨)
讀讀7、8自然段。(自由讀 指名讀)
4、過渡:沒想到我們的好心卻辦了壞事,害死了一群海龜。(板書:害一群)
我和同伴們低垂著頭,在沙灘上慢慢前進。終于,向導發出了他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出示句子:終于,向導發出了他的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1)向導為什么而悲嘆呢?(悲嘆有難過、傷心的意思,這是向導為我們的無知感到難過,為自己沒有堅持感到難過,為這些海龜的悲慘命運而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