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下人家》教學設計
三、討論探究,明確課文主旨
1、師: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fā)現(xiàn)無論在房前屋后,還是在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也無論在白天、傍晚、還是深夜,鄉(xiāng)下人家都有著它獨特的、迷人的美。
齊讀最后一段。
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討論:
“獨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它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師:這是課文的中心句,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樸實歡快的生活,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3、回顧全文,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獨特、迷人的風景的?
(寫作順序、寫作方法)
教師邊勾畫板書,邊小結:
這篇課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順序交*描寫,在寫法上抓住最普通的農家生活場面,寫出了鄉(xiāng)村生活的特點,向我們展示了樸實自然,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贊揚了鄉(xiāng)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
〖設計意圖〗
圍繞最后一段展開討論,意在由此回到課文的整體,回味鄉(xiāng)村詩意的美,重溫寫作的順序,感悟寫作的方法。教師的小結將這些學習目標進行了疏理,幫助學生提升了認識。
四、配樂賞讀,摘抄課文佳句
師:這么美麗的畫面,這么生動的語言,讓我們配著優(yōu)美的音樂再把課文讀一讀,再來感受一下這如詩如畫的意境。
指名配樂分段讀全文。
把你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多讀幾遍。稍后隨著音樂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
配樂賞讀,進一步陶冶情操,積淀語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讀給大家聽,意在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完成課后的作業(yè)。
五、拓展延伸,自讀“閱讀鏈接”
師:感受了鄉(xiāng)下人家如詩如畫的生活,讓音樂陪伴著我們,繼續(xù)跟隨詩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徑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時候”。
全班輕聲誦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板書設計】
鄉(xiāng)下人家
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瓜藤攀檐 鮮花輪綻 雨后春筍 雞群覓食 小鴨戲水 門前晚餐 月明人靜
房前屋后
春 夏 秋
白天 傍晚 深夜
〖設計意圖〗
“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是課文的中心句,起著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鄉(xiāng)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畫面,因此,從此句中提練出了幾個關鍵詞,統(tǒng)領板書。
一幅幅生活場景橫向鋪開,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按順序呈現(xiàn)畫面,也有助于教師在總結全文時勾畫板書,點明寫作順序。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一項學習任務,也是教學的難點。在總結全文時,教師在板書的下方,邊勾畫板書,邊列出課文的寫作順序,與弧線、箭頭相配,易于學生形象感知,突破學習難點。
【特別建議】
在第一課時,“給每幅生活場景起名字”的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幫助學生提煉語言。如有學生的說法更合理,完全可以換用學生的,不要把教師的預設強加給學生。在學生概括有困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啟發(fā)、引導,為學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讓學生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