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六單元教案
21 太 陽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系。這兩部分內容互相關聯。正因為太陽那么大,溫度那么高,距離我們又那么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可愛。
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課文在介紹太陽時,運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識顯得具體、通俗、明了,這樣描寫太陽的特點因此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學目標:
1、自主識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繁殖、蔬菜、預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師生引讀,感受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構段方式;采用填空補白的方式,背誦和積累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邊讀邊思”的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初步體會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品評咀嚼“差不多、估計、比較”等詞語,初步體會說明文表達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六單元 學情分析:
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說幾個含有“日”的成語或四字詞語。(旭日東升 日落西山)
早上,旭日東升,把陽光和燦爛帶給大地;傍晚,日落西山,勞動了一天的太陽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2、后羿射日,知道這個神話故事嗎?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段前兩句(學生自由讀)
(2)、說一說: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故事?(指名說)
理解:寸草不生
3、《后羿射日》是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神話故事。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與這個神話故事在寫法上完全不一樣。課文給我們介紹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逐節朗讀1—3自然段,引導學生把每個自然段分別讀成一個字“遠”、“大”、“熱”。( 讀書,把一段話讀成幾個詞,甚至是一個字,這是一種本領。)
2、同桌一起讀4—8自然段,把他讀成一句話。
3、理清文脈:
遠、大、熱是在寫太陽的——特點,后面課文介紹了太陽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
三、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說明方法 學習課文(l-3自然段)
(一)、遠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太陽離我們居住的地球很遠很遠,那到底有多遠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說清楚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出句子讀給大家聽。
出示句子:“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XX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1)、1.5億是個數字,從數的進位感受1.5億是個相當大的數字。讀句子。板書:列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