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四下習作2例文
梅呂婕,我們的副班長,一個愛扎兩根麻花辮的秀麗女孩兒。她的臉上總是蕩漾著快樂的笑容,一雙眨呀眨的大眼睛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和友善。然而,這并不是我今天推薦她的理由,只有當她亮出那一副“金嗓子”之后,你才會明白我為什么要申請把“歌唱獎章”頒給她。
梅呂婕是學校合唱隊里的“資深隊員”。無論是在學校或街頭的露天演出中,還是在劇院絢爛的大舞臺上,總能看到她俏麗的身影,總能聽到她美妙的歌聲。她像一顆小水滴,融在合唱隊的溪流中,與同伴們一起譜寫著叮叮咚咚的音符。
我原以為梅呂婕這“金嗓子”是天生的,看她練聲才知道不容易啊。每天一大早,她就和隊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眼望遠方,兩手輕按小腹,一遍又一遍地“咪嘛——咪呀——”地發音,脖子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回家后她還繼續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多么需要恒心和毅力啊。逢上演出排練,她就更投入了。她總是去得最早,學得最認真,常常受老師的表揚。她還樂意當“小老師”呢。當其他隊友有特殊情況掉隊了,或是音調不夠準確,她總是一遍遍地示范,那百靈鳥般的歌聲回蕩在空中,婉轉圓潤,誰聽了都陶醉啊。
正式登臺演出啦!梅呂婕穿著鮮艷的紅裙子,和隊友們挺直胸脯站在璀璨的大舞臺上。我一眼就找出了她,因為一只落地話筒就放她的面前!他們動情地唱著《愛心接力》:“多少心靈呼喚,牽動你我情懷;多少目光渴望,期盼人間厚愛……”我聽到了梅呂婕的聲音,她的聲音與同伴們的融在一起,顯得那么和諧,她的聲音卻又在那和諧中清晰可辨,別有韻味。
我敢保證,要是你聽了“金嗓子”梅呂婕的歌,一定也會像我一樣,為她申請這枚“歌唱獎章”的!
一點通:“雛鷹爭章”活動是1992年啟動的“中國少年雛鷹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寫好這篇推薦文章,就必須先了解“爭章”的基本要求,再對照要求確定合適的推薦人選。確定了人選及所想獲得的獎項之后,就要用典型事跡來最充分地說明他(她)能夠當選的理由。其實說到底,就是通過具體事例來反映人物的特長。可以通過采訪獲得真實的事例,并且在描述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生動的細節。文章要注意詳略得當,并在文章的首尾加上推薦性的話語。
注:該文為冒慧嫻同學四年級時發表在2008年第2期《創新作文》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