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小動物 人教版四年級(上)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
習作要求:本組教材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寫的四篇文學作品,前兩篇《白鵝》《白公鵝》,是不同作家寫同一種動物;后兩篇《貓》和《母雞》,是同一作家寫不同的動物,學習要點是感受作家筆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比較不同的表達特點?谡Z交際和習作是說說寫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并學習運用一定的手法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留心觀察,提出任務。(習作準備,隨堂布置和檢查)
1.提前兩個月(開學初)就布置學生飼養一種小動物,有目的地、細致地觀察它的外形、脾氣、進食、嬉戲、睡覺等情況,做好觀察筆記。每兩周檢查一次寫觀察筆記的情況。(教師抽檢,小組長檢查)
學習提示:同學們可以根據家庭情況和個人愛好,選擇合適的小動物來飼養:條件允許的,可以養小狗、小貓這類比較費時費力的;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養小烏龜、小金魚、蠶蟲等比較容易照顧的。
2.課外閱讀有關寫小動物的文章。可結合人教版的同步閱讀《千紙鶴》,閱讀描寫動物的一組課文。
3.搜集所飼養的動物的有關資料。途徑有查書報、看電視、上網等;也可通過與人交流、訪談后記錄整理有用的資料。
設計說明:只要學生有了飼養小動物的生活經歷,有了觀察體驗,寫什么的問題就迎刃而解。由于這次作文準備的周期比較長,所以要增加定期檢查的環節,把任務落實到位。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后,再通過搜集資料和閱讀相關文章來豐富和充實體驗,習作之“炊”就不僅有“米”,而且有“魚”有“肉”。
第二階段:讀中取法,讀中學寫。(單元閱讀課,8課時)
1.讀中取法,摘抄筆記。
學習提示:本單元四篇課文內容都與動物有關,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動物的生活習性、外形等特點。同樣寫動物,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就各具特色。同學們要注意學習這些課文是怎樣具體地寫出動物的特點以及怎樣表達自己喜愛之情的。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要做好讀書摘抄筆記,把每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和飽含作者感情的詞句抄在工作紙上。
下面整理本單元課文的表達特點,供讀寫訓練和摘抄筆記作參考:
《白鵝》主要寫了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突出了鵝高傲的特點。語言風趣幽默,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鵝的形象,如鵝與狗的叫聲對比,鵝與鴨的步態對比。運用反語,明貶實褒,透露自己對鵝的喜愛之情。
《白公鵝》用擬人的手法寫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突出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用調侃的語言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貓》通過細致的觀察,用具體的事例、形象的描寫,把貓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活潑可愛的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在平實細膩的字里行間透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
《母雞》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描寫了自己對母雞看法的變化,描寫了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特點。語言親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