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北疚钠^長,11個自然段,約兩千字,在學習上有難度。考慮到在此之前,學生已有“速讀”的知識準備,所以教學時,本著“用足用好教材”的理念,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速讀理解課文,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抓點帶面、以簡馭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抓住“推薦”、“愣住”、“春風拂面”等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在語言實踐過程中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人品,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態度以及對待祖國下一代的熱切關懷和希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閱讀《爬山虎的腳》。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請齊讀課題(生讀)。對照課題與文章內容,你會產生什么疑問嗎?(指名說,課文主要是寫葉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葉老家做客的事)那為什么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
1、看,這就是爬山虎(課件出示:爬山虎的錄像)?吹竭@滿墻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綠、很美、富有生機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劃一劃:“我”在哪里見到了爬山虎?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爬山虎?
(學生自由讀書、劃記,師了解讀書情況。)
2、學生匯報交流:
(“我”在葉老家的院子里見到了爬山虎,課文有兩處對爬山虎的描寫。)
哪兩處呢?分別請兩名同學讀一讀。
出示課件:
、啤∥乙谎塾滞娫豪锬且粔ε郎交,黃昏中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兩段話,比較一下:它們分別是寫什么時候的爬山虎?指名說:第一處是下午剛進院時見到陽光照耀下的爬山虎;
第二處是黃昏時落日余暉映照下的爬山虎。
課件出示:夏日、黃昏。
4、從作者對爬山虎的描寫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首先,請兩位同學讀一讀這兩段話,其他同學注意比較其中寫爬山虎的重點詞語。
⑴ 你認為這里描寫爬山虎的重點詞語有哪些?請同學們對照課本,在書上圈劃出重點詞句。
。▽W生自由讀書。)
匯報交流:第一處描寫中的重點詞句有“綠蔥蔥”“溫柔的小精靈”“跳躍”“閃爍”“迷離的光點”等,第二處的重點詞句有“沉郁”“濃濃的湖水”“搖曳”“虎虎有生氣”等;
⑵ 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兩段錄像,比較一下:前后兩處中爬山虎的特點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