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案例
[生邊看錄像,邊自由練說](師下堂指導)
師:準備好了嗎 誰愿意上前來解說 請注意態度要自然大方,語言要清楚完整.
[生1解說](師靈活處理,如該生身體姿勢,動作,人稱不對,給予糾正之后,再問:誰再來試試 )
師:不錯,誰能比他說得更好嗎
[生2解說]
師:說得真好!榕樹不僅大,(在板書上連線)而且茂盛,所以作者由衷地贊嘆——返回感受模塊
[生齊讀](師指導:深情地)[生再讀]
學習寫眾鳥活動的文字
師:這株茂盛的榕樹被稱為"鳥的天堂",作者為什么說那的確是鳥的天堂呢 (板書:鳥)請看,點動畫模塊進入,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點按圖標,播放動畫
生:鳥多,鳥兒很歡快,場面挺熱鬧(板書:多,歡快)
師:作者是怎樣把鳥兒的多和歡快寫出來的呢 請認真讀書,仔細體會.
[生自由讀書]
師:下面,同學們能不能接著老師的問題讀下去呢 (引讀)鳥的叫聲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寫的——形狀呢——顏色呢——動作呢——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不能再發揮自己的想象呢 請看:點按下一步圖標,進入.先同桌互說一次.
[同桌互說]
師:誰來說說
[指2名同學說]
師:說得真好!面對這壯觀的奇景,作者情不自禁地贊嘆道——返回感受模塊
[生齊讀]
師:第一個鳥的天堂指什么 點按圖標,突出文字
生:大榕樹
師:第二個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點按圖標,突出文字
生:鳥兒自由快樂生活的地方.
師:再來讀讀.
[生齊讀]
總結
師: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色,你們發現,這兩處描寫有什么不同嗎
生:作者寫榕樹,著重表現它的靜態;點按圖標,"靜"字覆蓋"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寫鳥,主要表現它們的動態.點按圖標,"動"字覆蓋"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板書:靜態,動態)
師:這樣,動靜結合,構成了一幅鳥的天堂的生動畫面!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二,課后反思
《鳥的天堂》文質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我曾
在長沙市小學語文cai閱讀教學觀摩課上執教了這一課,當我再次帶領另一群孩
子走進《鳥的天堂》時,我對原來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部分的調整.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1,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和滲透.
開課時,我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到文中寫作者兩次到
"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的語句.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已經具備概括課文內容,快速找到中心句,感受作者情感的閱讀能力.這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一種滲透與培養.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結課時,我又引導學生比較,感受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兩處描寫方法的不同之處,并通過反饋,點撥指導學生明白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樣兩種不同的寫法.
2,注重語言文字的品讀與感悟.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
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于"堆顫動展示"等關鍵詞,我著重引導學生在想象,朗讀中去咀嚼,感悟用詞的微妙與精當,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