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單元:花 全單元教案
詩中寫了這三種景物,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贊美春天)讓我們懷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朗讀這首詩。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學認為自己學的最好,讀得最棒,就站起來,像一位詩人一樣和著音樂朗誦這首詩。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聽他的朗誦是否能將你帶入這一美景之中?
三、總結學法:(課件出示)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情。
第二課時
一、我們就用上一節課的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游園不值》。
二、學習《游園不值》
1、了解作者。葉紹翁是南宋中期詩人,作為南宋江湖詩派的一員,寫下了許多描寫田園風光及生活的詩作。
2、釋詩題。
(1)齊讀詩題。
(2)從詩題上你知道些什么?讀懂了什么?(釋“園”、“不值”:詩人前去游園,園主人不在,沒能進到園子里。)
3、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插圖。春季的一天,詩人望著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興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園子里暢游一番,欣賞園中春景,于是便乘興前往。到了朋友的住處,在園子門外看到了什么?(請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2)學生匯報。
(3)詩人是怎樣寫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
(4)哪些詩句描寫了詩人所看到的景象?(請生讀詩句。)
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及詩歌的內容。
(5)小組討論交流,學生質疑。
應:原意“應該”,這里指“大概”、“可能”。 憐:愛惜。
(6)匯報小結。大概是園主人愛惜青苔,怕前來賞園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壞。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看,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頭來。
4、讀詩句,悟詩情。
(1)教師范讀,指導節奏與重音。
應憐 / 屐齒 / 印 / 蒼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開。
春色 / 滿園 / 關 / 不住,一枝 / 紅杏 / 出 / 墻來。
(2)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詩人雖然未能進園觀賞,但春天的勃勃生機依然到處可見,一枝露出墻頭的紅杏。
詩人聯想到滿園繁花似錦的春色。(觀察書上插圖)此時此刻詩人的心情是怎樣呢?(愉快、高興、陶醉、贊美)
(3)指導感情朗讀。你們能讀出這種感情嗎?請生讀――齊讀
(4)指導背誦課文。你們也仿照詩人來到園子門外,看到這美麗的春景時,你又是如何情 不自禁地吟詠出這首詩歌的。(走到黑板掛圖前,加入動作)
三、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們觀賞到這美景時心情怎樣?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表達你們的心情。(可吟詩、畫畫、習作等)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游園不值
久不開(掃興)
一枝紅杏(驚喜)
《種一片太陽花》
課題;
授課時數:
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學目的:
1、作者細致觀察抓住事物(太陽花)特點描述的寫法。知道太陽花花期的特點體會太陽花頑強向上,把有限的精力盡情綻放的品格。理解個人與集體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