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精選15篇)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
7.棉鞋里的陽光
教學目標 :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媽、午、放、合、收”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懂得關(guān)心老人。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導(dǎo)入 揭題
1. 師板書“陽光”,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陽光的知識?
2.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陽光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齊讀。學習“棉”
3.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
二、 感知性閱讀,學習生字詞
1. 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
2. 再讀課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 生字教學:
。1) 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詞(帶有拼音),自由讀,齊讀。
。2) 擦拼音,同桌互讀,指名讀。
。3) 小組合作:讀讀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記!拔纭薄芭!眳^(qū)別。
4.再讀課文,選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
5.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 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 指名讀第1--4段,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
2. 小峰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導(dǎo)朗讀)
3. 小峰知道了這個“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讀第5—6段)
4. 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說話。
5. 奶奶起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是怎么說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6. “咦”說明奶奶怎么樣?奶奶奇怪什么?朗讀時,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7. 總結(jié),知道從小要關(guān)心老人。
四、 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五、 指導(dǎo)書寫
六、 布置作業(yè) :回家替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 擴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還可以鉆進陽光?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2
一、備課悟讀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首先會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你會覺得文章不像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文章卻也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教學前可布置學生留心體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是怎樣關(guān)心、照顧自己的,并試著去為自己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為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作鋪墊。
。ㄒ唬┰O(shè)計思路
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生活中提高認識。
。ǘ┙虒W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
。ㄈ⿲W習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生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ㄋ模⿲W習步驟
1、結(jié)合個人預(yù)習,提出自讀課文時不認識的字是哪幾個,是怎么解決或準備怎么解決產(chǎn)自讀課文時,有哪些問題,做了什么標記,怎么解決或準備怎么解決。(課文淺顯,更應(yīng)放手讓學生自學,旨在培養(yǎng)他們自能讀書的好習慣;學會在讀中思考、圈、點、批、畫;學會質(zhì)疑,并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合作學習,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與師生共同探究,以促進學生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從以前學過的字中發(fā)現(xiàn)認字、寫字的規(guī)律,學會認讀寫新的生字。
學習方法:
。1)讀課文,先自剖生字條(卡),用彩筆寫字,以“我會認”的方式,把已經(jīng)認識了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從一認,讀一讀。如,給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和組內(nèi)伙伴“開火車”認讀法,讀課文認讀法,形聲記憶法(身+尚=躺),加減換偏旁法(日+西=曬說—脫許—午),偏旁歸類法(眼睛),偏旁比較法(睛—棉曬—睛脫—睛)等。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游戲中學。
(2)再讀課文,遇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3)同座位依自然段讀,邊讀邊思考:媽媽和小峰是怎樣照顧長輩的?互讀有關(guān)段落,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在朗讀中感悟兩代人關(guān)懷長輩的濃濃深情。
教學方式:
。╨)學生自選適合自己閱讀的讀書方法,再讀課文,提出一兩個認為重要的問題。如,“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為什么說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然后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由組長組織,同組人合作回答。再由小組代表向大家匯報。(此方式旨在圍繞課文重點,人人都參與交流和討論,人人都有發(fā)表個人想法的機會;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用不著過多的講解和提問,只對學生的匯報給予點撥和鼓勵,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對“媽媽”的敬仰和對“小峰”贊賞之情得到升華。)
。2)教師引申:請同學們把寫有“陽光”一詞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并想一想,從這些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你們誰曾經(jīng)給長輩做過類似的事情?(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句;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聯(lián)系生活觸發(fā)他們愛老敬老的美好心靈。)
。3)同座位有感情地互讀“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等有關(guān)段落,進一步體會,是媽媽的行為影響了小峰,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母子倆的孝順,特別是小峰尊敬奶奶的孝心像陽光一樣溫暖著奶奶的心。接著再分角色朗讀有關(guān)內(nèi)容,使學生把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體會課文情感緊密結(jié)合,融為一體。
。4)有條件的地區(qū)還可以利用制作好的媒體課件,(可以是課文插圖)配有文字:“奶奶睡著了。小峰想:奶奶的鞋里也有棉花……”圖文并茂,讓學生想像省略的內(nèi)容,把通過讀文的領(lǐng)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這里得到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使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當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做到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時候,說明學生已基本理解課文,這時應(yīng)進行下一步指導(dǎo)。
4、字形分析和寫字指導(dǎo)。
此環(huán)節(jié)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識字的一個重要步驟,因此,應(yīng)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
主要方法:
讓學生自己書寫,自己分析字形,用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記憶字形。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指導(dǎo)和鼓勵,包括寫字的姿勢。
5、按照事先布置的活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夸夸家人或自己關(guān)心長輩的事。也可以將耳聞目睹敗壞尊老愛老好風尚的人或事說一說,通過對比,談?wù)勛约旱南敕ā?/p>
選自《小學語文教學》2003年第2期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生字,學習新偏旁衣字旁、皿字底。
2、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用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shè)想】
本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與孩子生活貼近。因此可以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會文中的感情。如:同桌互讀,看看誰讀得好;分角色朗讀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分句讀、分段讀、男女分讀;表演讀等。孩子們內(nèi)心對課文的理解要表達出來,采取小記者采訪,分組討論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在生字詞的學習上,可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動性,安排學生喜歡的活動,如:當小老師、當小檢查員等,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想辦法識記生字,并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檢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出示課件(溫暖的陽光),同學們,你們看,這么溫暖、明亮的陽光照在身上會有什么感覺?
(學生自由發(fā)言)
陽光鉆進我們的棉鞋里又會怎樣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讀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棉鞋里的陽光》
。ò鍟
二、自主嘗試,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完兩遍后,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詞讀一讀。
2、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當好小老師,檢查你的同桌是否讀準字音。
3、多種方式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指名讀。
開火車讀。
搶答。
4、識字游戲“給生字寶寶送溫暖”:
準確認讀一個生字,就可以把他送到陽光下。
比比誰認得字多。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看你是否還認得它?
6、再次朗讀課文,做到讀正確。
三、感悟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最喜歡誰的話,可以多讀幾遍:
課件出示本課圖片,看圖配樂有感情的給同桌朗讀你所喜歡的人的話。
2、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和問題嗎?先給同桌說一說、提一提。
3、提出討論,理解課文:
、拧W生可能提出“媽媽為什么給奶奶曬被子?小峰為什么給奶奶曬棉鞋?
問題由學生合作解答,并說出從課文中那句話知道的,隨即練習朗讀。
指導(dǎo)朗讀重在學生自己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啤〗處熖岢鰧W生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搶答:
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4、小組內(nèi)練讀自己喜歡的人物:
媽媽、小峰、奶奶,要讀出自己的感情,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教師巡回了解情況。
四、表演,加深理解
師生表演小記者采訪媽媽、小峰、奶奶,如:
采訪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也不濕,為什么要曬呢?
。ㄒ龑(dǎo)學生用“因為……所以”回答,進行說話訓(xùn)練)
小組內(nèi)表演。
五、聯(lián)系實際,指導(dǎo)實踐
1、你家里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獎?
2、你有過關(guān)心家里人的事嗎?
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板書設(shè)計〗
7、棉鞋里的陽光
媽媽 曬棉被
關(guān)心長輩
小峰 曬棉鞋
〖教學后記〗
課文貼近學生實際,教學時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讓學生練讀,學生讀起來能讀出感情,比較容易就理解了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但進行分角色朗讀的時候,學生還不太會方法,小組分角色進行不太好。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1、自讀課文:
每個人物的話要讀出感情。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評出讀書小能手。
2、復(fù)習生字:
同桌一起把課文中劃出的生字多讀幾遍。
找出自己認為難記的字。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棉 照 曬 被 蓋 午
收 脫 躺 合 眼 睛 擺
說說你在課文外的那些地方見過這些字,怎么記住的?
2、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怎樣識記生字,說出自己的好辦法,教師鼓勵學生給難記的字編兒歌。
3、集體交流:
、拧↓R讀生字。
指名讀。
、啤〖w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并認識衣字旁:
、佟√嵝褜W生采用熟字識記的方法,如:
給──合
、凇】梢跃巸焊,如:
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棉
4、詞語城里找朋友:
進行擴詞練習。
5、課件出示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亂順序讀生字。
6、進行“摘蘋果比賽”同桌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學習書寫生字
1、學習寫字,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媽、奶、午、合、放、收。
、拧⊥缹憣懝P順:
意見不統(tǒng)一的提出來,教師重點指導(dǎo)“奶”。
、啤≌埓蠹易屑氂^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想一想你認為每個字的哪些筆畫最關(guān)鍵?
注意女子旁和反文旁的書寫。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2、練習寫字:
學生在音樂聲中書寫:
教師巡視指導(dǎo)。
展示、評價。
四、復(fù)習鞏固
重溫詞語、生字,出題考考同桌:
學生自己出題認字或者寫字、組詞。
五、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 仔細觀察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情況, 想想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做個長輩的小幫手。
〖板書設(shè)計〗
7、棉鞋里的陽光
媽 奶 午
合 放 收
〖教學后記〗
識字前先引導(dǎo)學生復(fù)習課文,通過課文語言環(huán)境鞏固識字。在識字時,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記字的方法。對于難字再集體遍兒歌幫助識記,如:棉,效果較好。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4
一、看拼音寫詞語
mà mα nǎi nαi zhōnɡ wǔ hé yǎn fànɡ huí shōu qǐ lαi
。ā 。 ( ) ( 。 ( 。 ( 。 ( 。
二、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媽媽給奶奶曬______,奶奶睡得很______。小峰為奶奶曬______,奶奶穿著很______。
2、選反義詞填空。
濕 收 脫 難受 出 少
穿——(。 ∈娣——(。 《——( )
干——(。 》——(。 ∵M——( )
3、想一想,填一填。
暖和 溫暖 什么 怎么
(1)這是( 。〇|西?
。2)棉被( )這么暖和?
(3)冬天過去了,( 。┑拇禾靵砹。
。4)棉被曬過了,奶奶蓋上更( 。┝。
4、連一連。
蓋 曬 合 脫 睡 收
眼睛 午覺 棉衣 棉鞋 棉花 棉被
三、實踐題
課文《棉鞋里的陽光》中的小峰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學著小峰的樣子,做一件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高興的事,說給大家聽,好嗎?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會寫“奶、媽、午、合、放、收”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關(guān)心長輩、體貼長輩、幫助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布置預(yù)習任務(wù)。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激起興趣
導(dǎo)入語:同學們,你們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為家里的人做過什么事呢?
。ㄕ垈別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
。ò鍟7棉鞋里的陽光)
。R讀課題)。
看看這課是說誰關(guān)心家里的人,怎樣關(guān)心?
設(shè)計意圖:直入課文的主旨,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如何關(guān)心長輩,為理解小峰為奶奶曬棉被這一行為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
、拧∽x課文,讀準字音。
⑵ 讀了課文,你知道什么?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能根據(jù)自讀提示的要求,把課文讀好嗎?
。▽W生說:“能!”)
那就認真去讀吧,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別人。
2、學生自由讀。
三、交流討論,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詞,學生自由讀:
棉(mián)鞋 照(zhào)到 曬(shài)棉被(bèi) 蓋(gài)
上午(wǔ)飯 收(shōu)棉被 脫(tuō)下 躺(tǎng)好
合(hé)上 眼(yǎn)睛(jīng) 擺(bǎi)在 媽(mā)媽
奶(nǎi)奶 放(fàng)回
2、讓學生說說哪些難讀,并說理由。
難讀的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讀,如:
個別讀。
開火車讀。
齊讀。
3、讓學生說說你會讀哪些。
4、脫音讀:
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讓學生讀。
設(shè)計意圖:⑴ 自主識字,通過自己讀,看看哪些會讀,哪些不會讀,對生字有初步的認識;⑵ 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后進生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習的重難點;⑶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張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會讀幾個,只要能讀出幾個,都是有收獲,都是好的;⑷ 體現(xiàn)學習的層次,剛才看著拼音讀,現(xiàn)在脫音讀,難度加大了,讓學生由借助拼音認字,到真正認字。
5、出示單個生字:
說說怎樣記(可以說出不同的方法)。
。ㄈ缬行⿲W生說:樹上掛著一條白毛巾是“棉”字;太陽從西邊落下是“曬”字;“說”把言字旁換成月字旁變成“脫”字等。)
6、說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如有些學生說:眼和睛都是目字旁;媽和奶都是女字旁等。)
7、游戲:
做動作猜詞語。
。ㄈ缬行⿲W生做的:把衣服脫下來,猜“脫”字;不停地眨眼睛,猜“眼睛”這詞等。)
8、出示要求會寫的字,指導(dǎo)書寫:
、拧∽寣W生說說你覺得哪個難寫,如:
奶、放。
⑵ 老師指導(dǎo)示范寫難寫的幾個:
奶: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女字旁的一橫變成提,寫在橫中線,右邊的先寫一撇,寫在豎中線,再寫橫折折折鉤。
放: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相稱,方字的一橫寫在橫中線,先寫橫折鉤,再寫一撇,右邊的反文旁是四筆,一橫要突出來。
、恰懲甑膶W生舉手,每一列選一名寫得又好又快的同學幫其他同學改。
設(shè)計意圖:突出重難點,創(chuàng)設(shè)生生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的習慣。
9、識字大王比賽:
把自己收集的有關(guān)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句子或兒歌拿出來讀給大家聽。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給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
四、切入課文,朗讀感悟
1、利用“棉被、棉鞋”這些詞語切入課文(把同學們收集的“棉被、棉鞋”這些詞放在最后讀。)。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可真能干,搜集了這么多詞句,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與“棉被、棉鞋”有關(guān)的,請看第一自然段。
2、出示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
3、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什么。
4、出示句子:
媽媽給奶奶曬棉被。
。ā敖o”字還可以換成哪些意思相同的字?)
設(shè)計意圖: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理解“給”的意思,滲透同義詞的概念。
過渡語:奶奶的棉被一點也沒濕,干嗎要曬呢?小峰感到(學生回答:很奇怪)
5、出示“奶奶的棉被一點也沒濕,干嗎要曬呢?”這疑問句,指導(dǎo)朗讀,讀出奇怪的語氣。
五、設(shè)計懸念
過渡語:你們想知道媽媽為什么要曬棉被嗎?我們下節(jié)課來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鞏固,加深認識
1、利用課件出示有關(guān)生字的圖片,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字。
2、說說這字可以組什么詞。
二、自主嘗試,朗讀課文
過渡語:上節(jié)課我們講到了媽媽在給奶奶曬棉被,為什么要曬棉被呢?你想知道嗎?
。▽W生回答:想)
三、學習課文2、3、4自然段
1、帶著問題,學生自由朗讀。
2、提問個別學生。
3、你覺得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4、分角色朗讀:
讀出小峰好奇的語氣,讀出媽媽和藹可親的語氣。
過渡語:奶奶蓋上這被子,感覺怎樣?
四、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指名個別學生讀。
2、當奶奶睡到被窩里,奶奶的感受是怎樣的?
。▽W生回答:暖和。)
這是因為什么?
(這是因為媽媽幫奶奶曬了被子,所以奶奶睡著暖和。)
3、重點理解詞語:
舒服。
。ㄏ胂竽棠淌娣厮漠嬅,什么時候我們感到舒服,你能用“舒服”說一句話嗎?)
4、指導(dǎo)朗讀:
讀出舒服的感覺。
設(shè)計意圖:先讓學生有目的、帶著問題去讀,初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老師再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最后讓學生把課文的情感內(nèi)化到自己的情感,讀出自己的感受。
過渡語:小峰看到奶奶蓋上媽媽曬過的被子,舒服地睡了,被媽媽的行為感動了,他也想為奶奶做些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五、學習課文第6、7、8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回答問題。
3、重點理解詞語:
輕輕地。
(為什么小峰要輕輕地擺?什么時候我們也輕輕地做過什么?你能用“輕輕地”說一句話嗎?)
4、奶奶穿上了這棉鞋,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奇怪)
5、出示句子:
、拧∧棠堂撓旅扌,躺進被窩,說:“這被子真暖和!
、啤∧棠唐鸫擦,把腳伸進棉鞋里,奇怪地問:“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佟∩w棉被的時候奶奶不奇怪被子暖和,而穿棉鞋的時候為什么奇怪棉鞋暖和呢?
(讓學生理解,媽媽常常幫奶奶曬棉被,奶奶早就知道了,所以不覺得奇怪,而小峰是趁著奶奶睡著的時候把棉鞋拿去曬,所以覺得奇怪。)
、凇≈笇(dǎo)朗讀:
讀出奇怪的語氣。
⑶ 展開想象: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對小峰說什么呢?(謝謝小峰,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六、體會關(guān)心長輩,體貼長輩的道理
板書: 關(guān)心 關(guān)心
媽媽 奶奶 小峰
1、你喜歡小峰嗎?
你喜歡小峰的媽媽嗎?
2、分色朗讀,情感升華。
七、實踐活動,激發(fā)興趣
1、學生自由瀏覽教師準備好的圖片。
2、了解“陽光的作用”。
八、布置作業(yè),學以致用
回到家后,為長輩們多做一些小朋友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研課題】
童趣與童真,同樂互動教學的研究。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風尚,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即學會體貼。
【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班有45人,他們都特別活潑好動,在課堂上發(fā)言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時間較短,愛玩愛動,絕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識字,喜歡分角色讀課文。因此,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設(shè)計,上課的節(jié)奏緊湊,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盡量吸引學生。以學生為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和投入到課堂上來。
【設(shè)計理念】
《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自我感悟升華課文的主題,并指導(dǎo)自己的生活實踐。識字方面堅持以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為目的,讓學生主動識字,自己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老師有重點地指導(dǎo)學生難讀、難寫的字。培養(yǎng)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課堂上完成課后“我會寫”的題目,并讓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同學改分,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設(shè)計特色】
1、采用多種方法的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課堂的效率。
2、充分創(chuàng)造機會,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
3、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理解詞語,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棉、照、曬”等13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策略】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遵循重視學生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的原則,結(jié)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在這節(jié)課中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1、情景教學法。使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技術(shù),創(chuàng)設(shè)課文所表現(xiàn)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朗讀,激發(fā)學習興趣。
2、經(jīng)讀促講,以讀促悟。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并且要在不同時間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初讀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讀熟、讀懂;品讀時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關(guān)鍵句、重點段,反復(fù)讀,讀出輕與重、快與慢、抑與揚、虛與實,讓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學生的心靈。
【教學媒體】:課件、輕音樂伴奏帶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dǎo)入,激qing引趣
1、(出示圖片:一雙棉鞋)小朋友們,能叫出它的名字嗎?什么叫棉鞋呢?不過現(xiàn)在的棉鞋有很多種,(出示課件)有的里邊有毛,有的有棉墊,最暖和的還是用棉花作成的棉鞋。會寫“棉”字嗎?來咱們一塊跟著電腦老師寫一寫(課件出件‘棉’的筆順),再讀一遍。
2、有個小朋友說棉鞋里居然有陽光,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棉鞋里的陽光
【興趣是最好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因此,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dǎo)入,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播放《棉鞋里的陽光》朗讀課件,看看課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輕松優(yōu)美的樂曲,幽靜詳和的動畫,配樂的動態(tài)畫面,縮短了學生與課文內(nèi)容的距離,使他們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qū)υ捚脚_
師:剛才,我注意到我們小朋友們都被電腦老師那優(yōu)美的音質(zhì)及悅耳的感情朗讀所吸引了,你們想讀的和它一樣好嗎?讓我們先和文中的生字寶寶交上朋友吧!
。ㄒ唬⿲W法指導(dǎo):(大屏幕出示)
※ 標:標出自然段
※ 記:畫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并自學
※ 查:利用工具書理解生詞,也可以向老師問一問,記一記
※ 畫: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 想:想象—-聯(lián)想。
【低年級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guān)重要。此環(huán)節(jié)可以教給學生如何讀書、會讀書,培養(yǎng)了動手實踐能力。】
。ǘ┯懻、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
。ㄈ┳R記字詞
。ǔ鍪緦W習課件),師生交流互動。
1、“音字連連看”識字游戲。(重點字讀不熟的,要引導(dǎo)學生在句子中記一記)
2、“猜詞闖關(guān)”辨字游戲、“擴詞探寶”游戲。
3、“賽讀會”游戲(提出讀書要求:正確、流利、通順)
4.同桌互相聽讀,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5、進行寫法指導(dǎo)
。▽W生練筆,教師環(huán)視指導(dǎo))
【生動的游戲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對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精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范讀(輕音樂伴奏),邊聽喧思考: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學生對老師的朗讀作評價
2、剛才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現(xiàn)在想不想試著跟老師比賽,開火車讀課文?
師:那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我要找?guī)讉同學來讀呢?
學生讀----指名評價 師隨機把讀錯的字寫在黑板上,領(lǐng)大家讀。
3、現(xiàn)在大家能回答我的問題了嗎?你最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學生舉手朗讀課文中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師相機板書:媽媽 曬棉被。
師:這個同學讀得怎么樣?應(yīng)該怎么讀?你覺得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假如你是奶奶,你的心情怎樣?你能帶著這種感情讀出奶奶的話嗎?
師:你還喜歡誰?為什么?
學生舉手朗讀課文中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師相機板書:小峰 曬棉鞋。
師:小峰為什么會想到要給奶奶曬棉鞋?奶奶這時又是什么心情?怎樣讀?從這一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 學習 關(guān)愛老人
4、咱們來個分角色朗讀,看誰讀得最像?
5、(課件出示人物對話)師當旁白,引著讀:
指導(dǎo)讀好小峰的話:
疑問句──問別人的語氣。
媽媽的話──講道理。
奶奶的話──高興。
(指名讀——分組讀——齊讀——競賽讀)
【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時能節(jié)約時間,讓我可以抓重點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在感情朗讀的指導(dǎo)上有充裕的時間。】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師:是的,人都有老的時候,像小峰家一樣關(guān)愛老人的家庭在我國還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錄像(孝敬老人的故事視頻)你準備以后怎樣更好地關(guān)愛你的長輩呢?
生自由討論----指名發(fā)言。
【發(fā)揮教材的示范作用,給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訓(xùn)練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合理性,在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指導(dǎo)上有具影響力及滲透性。】
五、布置作業(yè)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再次體會到了媽媽和小峰對奶奶的關(guān)愛,讓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和勤勞的小手為自己的家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的孝心也像這溫暖的陽光一樣溫暖著老人們的心,大家說好嗎?
媽媽
小峰
奶奶
關(guān) 愛
老 人
學習
六、板書設(shè)計
【教學設(shè)計理念】:
閱讀歷來被譽為語文教學的根本。語文教學應(yīng)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一年級學生在起步階段,更應(yīng)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巧妙地將電化教學融入課堂,架設(shè)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dǎo)和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形象、生動、自主、民主的氛圍中酣暢地讀、自由地說,在自讀自悟中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課文。關(guān)心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教學對象分析】:
一年級學生都一些六、七歲的孩子,他們都特別活潑好動,他們在課堂上發(fā)言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他們集中精力聽課時間較短,愛玩愛動,絕大多數(shù)同學識字快特別喜歡分角色讀課文。
因為本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自我感悟升華課文的主題,并指自己的生活實踐。當然,由于孩子們好動的天性,因而在教學中,常常需要通過各種靈活的語文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內(nèi)容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棉鞋里的陽光》,讀者首先會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會覺得文章不象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散文,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頭。文章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教學前可布置學生留心體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是怎樣關(guān)心自己的,并試著去為自己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評價與反思】
通過教學,我更加覺得課文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全文無不洋溢著對關(guān)愛老人的贊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教學效果還比較讓我滿意。尤其是電教媒體的使用,給我的課堂錦上添花。因為一年級孩子思維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起步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具體形象。我在教學時,運用電教手段,設(shè)計的識字學習課件,孝敬老人的視頻課件等,適時播放,當學生積極性不是很高時,這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配樂的動態(tài)畫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縮短了學生與課文內(nèi)容的距離,使他們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感知的情趣。同時,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時能節(jié)約時間,讓我可以抓重點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在感情朗讀的指導(dǎo)上有充裕的時間。
尤其是在課程結(jié)束階段,為學生播放一段孝敬老人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氛圍中受到多種教育的熏陶(奉獻的、無私的……),有效地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7
一、備課悟讀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首先會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你會覺得文章不像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文章卻也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教學前可布置學生留心體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是怎樣關(guān)心、照顧自己的,并試著去為自己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為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作鋪墊。
二、教學設(shè)計
。ㄒ唬┰O(shè)計思路
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生活中提高認識。
。ǘ┙虒W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課文內(nèi)容。
(三)學習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生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ㄋ模⿲W習步驟
1、結(jié)合個人預(yù)習,提出自讀課文時不認識的字是哪幾個,是怎么解決或準備怎么解決產(chǎn)自讀課文時,有哪些問題,做了什么標記,怎么解決或準備怎么解決。(課文淺顯,更應(yīng)放手讓學生自學,旨在培養(yǎng)他們自能讀書的好習慣;學會在讀中思考、圈、點、批、畫;學會質(zhì)疑,并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合作學習,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與師生共同探究,以促進學生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從以前學過的字中發(fā)現(xiàn)認字、寫字的規(guī)律,學會認讀寫新的生字。
學習方法:
。1)讀課文,先自剖生字條(卡),用彩筆寫字,以“我會認”的方式,把已經(jīng)認識了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從一認,讀一讀。如,給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和組內(nèi)伙伴“開火車”認讀法,讀課文認讀法,形聲記憶法(身+尚=躺),加減換偏旁法(日+西=曬說—脫許—午),偏旁歸類法(眼睛),偏旁比較法(睛—棉曬—睛脫—睛)等。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游戲中學。
(2)再讀課文,遇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3)同座位依自然段讀,邊讀邊思考:媽媽和小峰是怎樣照顧長輩的?互讀有關(guān)段落,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在朗讀中感悟兩代人關(guān)懷長輩的濃濃深情。
教學方式:
。╨)學生自選適合自己閱讀的讀書方法,再讀課文,提出一兩個認為重要的問題。如,“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為什么說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然后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由組長組織,同組人合作回答。再由小組代表向大家匯報。(此方式旨在圍繞課文重點,人人都參與交流和討論,人人都有發(fā)表個人想法的機會;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用不著過多的講解和提問,只對學生的匯報給予點撥和鼓勵,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對“媽媽”的敬仰和對“小峰”贊賞之情得到升華。)
(2)教師引申:請同學們把寫有“陽光”一詞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并想一想,從這些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你們誰曾經(jīng)給長輩做過類似的事情?(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句;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聯(lián)系生活觸發(fā)他們愛老敬老的美好心靈。)
(3)同座位有感情地互讀“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等有關(guān)段落,進一步體會,是媽媽的行為影響了小峰,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母子倆的孝順,特別是小峰尊敬奶奶的孝心像陽光一樣溫暖著奶奶的心。接著再分角色朗讀有關(guān)內(nèi)容,使學生把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體會課文情感緊密結(jié)合,融為一體。
。4)有條件的地區(qū)還可以利用制作好的媒體課件,(可以是課文插圖)配有文字:“奶奶睡著了。小峰想:奶奶的鞋里也有棉花……”圖文并茂,讓學生想像省略的內(nèi)容,把通過讀文的領(lǐng)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這里得到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使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當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做到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時候,說明學生已基本理解課文,這時應(yīng)進行下一步指導(dǎo)。
4、字形分析和寫字指導(dǎo)。
此環(huán)節(jié)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識字的一個重要步驟,因此,應(yīng)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
主要方法:
讓學生自己書寫,自己分析字形,用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記憶字形。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指導(dǎo)和鼓勵,包括寫字的姿勢。
5、按照事先布置的活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夸夸家人或自己關(guān)心長輩的事。也可以將耳聞目睹敗壞尊老愛老好風尚的人或事說一說,通過對比,談?wù)勛约旱南敕ā?/p>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8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棉鞋里的陽光》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他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他們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在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dǎo)學生把課文讀懂。
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
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
結(jié)合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xùn)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fā)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guān)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guī)湍棠痰瓜茨_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xùn)練的同時,不只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我覺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新課改開始后,我努力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說,大膽地問,可我卻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結(jié)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以至于面對學生的發(fā)問,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棉鞋里的陽光》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可他們感興趣的卻是老師在生活中的事。 在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dǎo)學生把課文讀懂!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結(jié)合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xùn)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蔽荫R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fā)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guān)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guī)湍棠痰瓜茨_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xùn)練的同時,不只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
細細想來,十幾年來我很少回老家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工作,回家還得做家務(wù),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 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jié)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該怎么去做。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我很好的利用了課堂隨時生成的資源,通過朗讀感悟,在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以后,我就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引導(dǎo)學生把課文讀懂。“1、媽媽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2、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鞋?”結(jié)合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再用“因為……所以……”仿照前一課的方法進行了說話訓(xùn)練。這時,有一個小朋友說:“啊,奶奶真幸福!蔽荫R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大家一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fā)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么關(guān)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guī)湍棠痰瓜茨_水,奶奶挺高興……在說話訓(xùn)練的同時,不知不覺滲透了體貼長輩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更深地懂得了如何尊敬長輩,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識字方面,學生先后用了“換一換”“加一加”“演一演”等識字方法,氣氛濃厚。有學生上臺演了:合、眼睛、擺、蓋、脫、躺等,識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比巳硕加心暧字畷r,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特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2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這堂課,我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識字教學
1.讀中識字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先把生字在文章中圈出來,然后再把文章讀通順,這樣,生字在學生找的時候有了一遍印象,在每次讀的時候又可以有意識的注意生字。使生字能夠經(jīng)常再讀中呈現(xiàn),效果更好。
2.猜謎語識字
我先自己編了兩個謎語給孩子們猜,如“一口咬掉牛角”,“家中人一口”。學生馬上猜到是“午”和“合”。之后,我讓學生自己給生字編謎語給同學猜,評選出編謎語能手。同學們興趣一下子來了,有的編“棉:一條白毛巾,掛在木頭上”;有的編“照: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有的編“曬:太陽西邊照”等等。通過編謎語,學生不僅對字形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識字興趣,從識字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二﹑閱讀教學
1.從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情感。
為了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課上我安排了較多讀的時間。有學生自由讀,學生分小節(jié)讀,學生分角色朗讀,男女生讀等。在讀中,適時拋磚引玉,比如:“小峰看到媽媽給奶奶曬棉被,奶奶蓋著暖和的被子睡著了,他會怎么想呢?”“小峰為什么(輕輕地)奶奶的棉鞋曬了呢?”等等。從文中的一些細節(jié)來體現(xiàn)小峰愛奶奶,孝敬奶奶的拳拳之心。
2.聯(lián)系實際,從自己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中使情感升華。
都是孩子是最真實的讀者,也是最可愛的人。在今天這堂課上,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人是如何互相關(guān)心的。我們班同學的回答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其他同學。陳嘉輝說:“我天生有一半頭發(fā)白了,我的爸爸媽媽為了給我治病,跑了很多醫(yī)院,也借了很多錢,媽媽經(jīng)常為了給我煎藥起早。我很感謝他們,也很愛他們。我要好好孝順他們!闭f完時,已經(jīng)哽咽了,眼眶里滿是淚水。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ㄔ瓌(chuàng))《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懂得了要愛家里人,懂得了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了體貼。學習課文后,我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但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冥思苦想了半天,找不到一件事好說的,有的是想找件與眾不同的大事,可有的小朋友委屈的告訴我,平時自己想幫忙做事,可家長總是說你的任務(wù)是學習,做作業(yè)。家里的大小事家長全包了,也看的出平時家里勤快的,自己動手能力強,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動手操作就比較慢,又不懂得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磥磉@單元的口語交際課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操作。主體是我想幫大人做事,大人不允許,我們怎么辦?
《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反思
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全家!保屗麄兓ハ嗾f一說家里的趣事,學生就顯得相當感興趣,這種方式比較貼近生活的實際,所以學生說起來也相當熱烈,爭先恐后地向全班學生講述,內(nèi)容自然而然地也圍繞著家里面誰最疼愛自己,怎樣疼愛的。之后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來說一說在文中看到的人物,想一想他們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學生因為說過了自己的照片,所以說起課文的插圖也就事半功倍了。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所不足的便是在問:讀了他們的話后,你想說些什么的時候,我沒有去引導(dǎo)學生,以致于學生的回答與我設(shè)計此環(huán)節(jié)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第二課時在課文開始之前,先復(fù)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詞,但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稍稍做了些改動,就是女生讀字,男生組詞,這種形式在以前沒有出現(xiàn)過,所以學生特別的感興趣,這使我意識到在將來的教學中應(yīng)該多去探索些新鮮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生不要一味的只在一種方式上運行,這樣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削弱,反之,則能達到一個熱烈的情緒。在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先揣摩在家中爸爸、媽媽和奶奶說話時的語氣,再引導(dǎo)他們讀一讀文中的話,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的同時對于課文中的話語也就更能理解了。在教學生字的階段,我讓學生先觀察,講一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開始書寫。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9
【教材理解】
我國自古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美德。人人都有年幼的時候,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而小峰母子兩人的孝心更隨著陽光溫暖了奶奶的心。他們給奶奶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體貼。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媽、奶、午、放、合、收”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在我校開展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的活動中,我結(jié)合語文教學,挖掘傳統(tǒng)美德的因素,通過教學這個形式,使學生認識到《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中所蘊涵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美德。這對現(xiàn)今的獨生子們怎樣怎樣做人大有幫助。
【教學重點】自讀、自悟課文。
【突出重點的方法】
多種方式識字,分類指導(dǎo)書寫,反復(fù)讀文,圍繞“媽媽和小峰為什么要給奶奶曬棉被和棉鞋”展開。
【教具準備】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揭題
1、 師板書“陽光”,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陽光的知識?
2、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陽光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 齊讀。
學習“棉”。
3、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
二、感知性閱讀,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
2、再讀課文,用“____”畫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學:
、拧⌒『诎宄鍪颈疚牡纳衷~(帶有拼音):
自由讀。
齊讀。
、啤〔疗匆簦
同桌互讀。
指名讀。
、恰⌒〗M合作讀讀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記:
認識“衣補旁”:
跟衣服有關(guān)。
區(qū)別:
午──!≌f──脫 很──眠──眼 清──精──情──晴
加一加:
給──合 日──西──曬
出示古文字理解:
照 蓋 合。
⑷ 組詞說話練習。
4、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領(lǐng)讀──指名讀。
5、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
(課文中有媽媽、奶奶和小峰,主要講了媽媽和小峰給奶奶曬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指名讀第1~4段,想一想:
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
。ㄖ笇(dǎo)朗讀)
同桌同學分角色讀一讀──指名分角色讀。
你覺得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3、小峰知道了這個“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讀第5、6段。
指名讀。
4、理解“舒服地”:
用“舒服”說話。
5、奶奶起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是怎么說的?
“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6、“咦”說明奶奶怎么樣?奶奶奇怪什么?
朗讀時,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同學分角色朗讀──指名讀──指導(dǎo)讀。
想一想:
小峰這樣做媽媽會說什么?奶奶會說什么?
你想對小峰說些什么?
7、你還有什么不懂的?
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讀課文。
9、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還可以鉆進陽光?
四、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
五、作業(yè)
1、替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給生字組詞,每個至少組3個。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0
《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體貼。學習課文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易答,也確有孩子能列舉出一兩件事出來,可他們感興趣的卻是老師在生活中的事。
新課改開始后,我努力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盡情地說,大膽地問,可我卻很少把自己的情感、故事及生活結(jié)合教學適時地展示給學生,以至于面對學生的發(fā)問,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細細想來,這兩年,我結(jié)婚后就很少和父母住在一塊兒,平時生活成了兩點一線,學校里忙工作,回家還得做家務(wù),哪里還有心想父母,照顧父母。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么”?
!這難道就是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生活嗎?可怕啊!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老師為人師表,應(yīng)率先垂范,不光是在課堂上用書本上的內(nèi)容去熏陶教育學生,教孩子做人,更應(yīng)該用生活中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去感染學生。
想到這兒,我知道了下節(jié)課該怎么上,更明白了生活該怎么去做……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1
主要解決問題:
1.使學生多樣化在閱讀中獲得答案。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由于學生小,老師適時引導(dǎo)。
對策: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興,及學生興趣。采用多種方法朗讀課文,以便學生更好的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以便于學生能深入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模式【名稱】----激情引入,愉快進行,深入品讀,感悟真情.
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激情導(dǎo)入
二:自讀課文、重溫生字
三:品讀重點、理解感悟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五:鞏固生字,指導(dǎo)書寫
六:總結(jié)課文、滲透思想
主要的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尊敬長輩的美德,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意思,學會體會長輩。
2. 能夠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
3.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讀寫生字,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dǎo)入,導(dǎo)入文本。
出示課件【一雙閃著金光的棉鞋!繉W生仔細觀察、思考:你們看見了什么?這雙鞋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棉鞋有什么不同?【生:各抒己見】
師過度:答案就在7.棉鞋里的陽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板書課題:7.棉鞋里的陽光。
二:自讀課文,重溫生字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同桌也可以問老師。
2.再自由讀文,在課文中圈出要求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生字,同桌不認識的負責教會他。
4.媒體出示生字,檢查識字情況。
三:品讀重點,理解課文
1.自由朗讀,畫出自然段序號。
2.指名分段朗讀,想想這一課講的是誰在給老人做好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各抒己見
3. 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采取多樣方式朗讀,如:指名讀,分小組讀,同桌互讀,齊讀。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這幾自然段中說的是誰幫奶奶做事?說明了媽媽對奶奶怎樣?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師小結(jié):這幾自然段是講媽媽給奶奶曬棉鞋,讓奶奶溫暖。說明具有媽媽關(guān)心奶奶,媽媽孝敬老人的好品德!
【2】 學習第五至3自然段
學生自由、流利、感情朗讀課文,思考:這幾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誰為老人做好事?說明了他什么樣的好品德?
學生,同桌展開討論、交流、匯報
師小結(jié):這幾段向我們介紹了小峰為奶奶曬棉鞋,給奶奶帶來溫暖,說明了小峰具有關(guān)心奶奶,孝敬老人的好品德!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學生自由、流利、感情朗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nèi)容。再次感受媽媽和小峰關(guān)心老人,體貼老人、孝敬老人的品德。以此來感染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曉得從小就應(yīng)該具有關(guān)心、體貼、孝敬老人的好品德。并有意思落到行動中去!
設(shè)計意圖:a突出了教學重點、難點。b培養(yǎng)學生尊敬長輩的美德,有意關(guān)心長輩的意思,學會體貼長輩。c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五:鞏固生字,指導(dǎo)書寫
1.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書空。
2.學生仿字,展字、評字。
六:總結(jié)課文、滲透思想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知道了關(guān)心、體貼、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做的!希望小朋友們下去了都能做的很好!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媽、午、放、合、收”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懂得關(guān)心老人。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dǎo)入 揭題
1. 師板書“陽光”,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陽光的知識?
2.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陽光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齊讀。學習“棉”
3.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
二、感知性閱讀,學習生字詞
1. 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
2. 再讀課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 生字教學:
。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詞(帶有拼音),自由讀,齊讀。
。2)擦拼音,同桌互讀,指名讀。
。3)小組合作:讀讀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記。“午”—“!眳^(qū)別。
4.再讀課文,選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
5.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 指名讀第1--4段,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
2. 小峰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導(dǎo)朗讀)
3. 小峰知道了這個“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讀第5—6段)
4. 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說話。
5. 奶奶起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是怎么說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6. “咦”說明奶奶怎么樣?奶奶奇怪什么?朗讀時,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7. 總結(jié),知道從小要關(guān)心老人。
四、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五、指導(dǎo)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回家替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擴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還可以鉆進陽光?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棉”等13個生字,會寫“媽”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二、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三、三、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四、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五、教學方法:講練結(jié)合,談話法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內(nèi)容:識字,了解課文
目的:識字,感讀課文
。ㄒ唬┛磮D說話,導(dǎo)入新課
1、你們喜歡看圖講故事嗎?仔細看圖,根據(jù)圖中的內(nèi)容想一想,說一說
2、出示課文插圖
3、學生看圖,自由練說后,指名講故事
4、我們能不能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
5、板書課題,隨機認讀課題中的生字
。ǘ┏踝x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難讀的字詞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或接讀課文
3、各小組挑選一名同學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4、其他同學邊聽邊畫:課文總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認讀生字
1、小組交流:課文里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2、各小組派代表指出讀音要注意的字詞。
3、老師相應(yīng)出示學生指出的字詞
4、請小老師范讀領(lǐng)讀,多種形式讀
5、學生自讀自糾,互讀互糾
6、師生共做識字游戲
(四)讀順課文,發(fā)現(xiàn)感知
1、生字回到課文中能不能讀好?課文中哪句話最難讀?一邊讀課文一邊找一找。
2、讀了課文,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課文中人物的對話
4、分角色練讀,朗讀媽媽、奶奶、小峰的對話
5、一邊讀一邊說一說:讀了他們的話,你想說什么?
(五)提出問題,自讀自悟
1、讀了課文,自己想提出什么問題?自己問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讀了課文,你們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同學回答?
。┛磮D對文,情感升華
1、出示課文插圖,找一找與插圖相應(yīng)的段落
2、想一想,小峰這樣做,媽媽會說什么?奶奶會說什么?
第二課時
內(nèi)容:寫字,熟讀課文
目的:掌握生字書寫
。ㄒ唬┙涣饔懻摚柟套R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開火車多種形式認讀
2、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說說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
4、做聽音找卡片游戲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組練讀,給畫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讀,表演讀
3、全班匯報讀
。ㄈ┱J真觀察,指導(dǎo)寫字
1、今天我們要學習寫好6個生字,會讀嗎?
2、師范寫這幾個字,引導(dǎo)觀察寫這幾個字要注意什么
3、引導(dǎo)學生說說這幾個字時的發(fā)現(xiàn)
4、指導(dǎo)書寫:
。1)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左右結(jié)構(gòu),兩邊平均(收、放)
。2)抓關(guān)鍵筆畫,在田字格中定位。
5、學生練寫
(四)、小結(jié)
1、說說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說說你家里都有哪些人?他們哪一方面值得你夸一夸?
3、你關(guān)心過家里人嗎?說出來,讓大家學習。
。ㄎ澹┎贾米鳂I(yè)
實踐活動:1、在陽光下活動15分鐘,體驗陽光的溫暖。
2、做一件體貼長輩的事。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4
新教材語文第二冊單元二第7課是《棉鞋里的陽光》,課文描寫了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小峰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去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的孝心也隨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文章通過對話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體貼。
在教學時,我抓住對話進行朗讀感悟,可就在對話朗讀中生成了一個問題,是我課前所沒有預(yù)設(shè)到的。課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長句──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學生在朗讀時出現(xiàn)這樣的讀法: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分析原因有兩個,首先第一個是學生對標點符號還沒有較好的認識,尤其是引號的意義。第二個原因是語文書上正好在“小峰問”后面出現(xiàn)了換行。而第二個原因我分析可能是主要原因。
【教學片段】
在電視上投影出書上句子: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師:小朋友,句子中是誰在說話呀?
生:是小峰。小峰在跟媽媽說話。
師:那小峰對媽媽說了什么話?句子中找找。
生1:小峰說:“媽媽,奶奶的棉被沒濕,干嗎要曬呢?”
生2:小峰說:“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師:我做媽媽,你做小峰,我們來表演好嗎?誰來?
請幾個學生和老師合作表演。發(fā)現(xiàn)在說話中有學生說:“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有學生說:“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師:你能再看看書上句子,劃劃小峰說的話嗎?
學生劃好了,師巡視一圈,大部分學生能劃正確。但也有學生把“媽媽”也劃進去了。
師:讀讀小峰說的話。
生讀: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一種)
生讀: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又一種)
師:咦,出現(xiàn)問題了!小朋友,再看看句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讀得對?
學生你看我,我看你,沒有發(fā)現(xiàn)。
師:小朋友,媽媽是在“引號里”還是“引號外面”?
生:外面! 煟核砸柪锊攀切》逭f的話。我們配合一起再讀讀。
師讀引號外的話:小峰問媽媽。生讀:“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師:所以我們在朗讀時,“小峰問媽媽”應(yīng)連起來讀。
【課后反思】
因為是課前所沒有預(yù)設(shè)到的,課堂生成的東西,所以在處理時沒有能好好地想想,處理得比較困難,最后幾乎是老師沒有辦法了就代替學生回答了。而且課后仍有不少學生讀錯。
問題一:學生雖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引號,但對引號的意義沒有真正理解,而且在平時的朗讀指導(dǎo)中也缺少類似的訓(xùn)練,我一味地希望學生能夠通過標點發(fā)現(xiàn)正確朗讀的方法,走入了一個誤區(qū),其實也是對學生實際水平?jīng)]有準確的估量。
問題二:其實通過標點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不行,但我缺少必要的鋪墊,比如我如果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給學生兩個句子:
、佟⌒》鍐枊寢專骸澳棠痰拿薇灰稽c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凇⌒》鍐枺骸皨寢,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然后讓學生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發(fā)現(xiàn)標點符號使用的神奇之處,就能更好地把握朗讀技巧,正確朗讀了。
所以也正是我處理問題的草率和匆忙導(dǎo)致了失敗。我想,現(xiàn)在的課堂是生成的課堂,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認真地對待課堂上所生成的問題,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感于心靈 源于生活──《棉鞋里的陽光》教學片斷及反思
【教學背景】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人教課標致版第二冊),就有一股暖流涌動:一位媽媽給婆婆曬棉被,這賢淑的舉動濡染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馬上用自己稚嫩的手給奶奶曬棉鞋。一件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文章卻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如何讓一年級的學生用心去感受這份陽光般的溫馨呢?
【教學片斷】
正指導(dǎo)學生正確地通讀了全文,準備理解課文與有感情朗讀并進指導(dǎo)時,我突然想起了一則與課文內(nèi)容非常相似的公益廣告:《愛的傳遞》。廣告畫面十分感人:一位媽媽暫停了給孩子講《小鴨子的故事》,打來一盆熱水給她的媽媽洗腳。好奇的孩子打開門縫看到了這一幕──等媽媽回到房間,正納悶孩子哪兒去了。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孩子正憋足了勁,為她端來了一盆洗腳水(冷水),而孩子帶笑的臉上、身后的地上,全是飛濺的水珠。媽媽笑了──最后,孩子奶聲奶氣地說了一句話:媽媽,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字幕出現(xiàn):愛是需要傳遞的。)
。ㄒ灰o孩子們講這個生動的廣告呢?會耽誤上課嗎?一瞬間,我有點猶豫,但還是不忍放棄廣告與課文的那種相似。)
師:在少兒頻道有一則廣告,每次動畫片結(jié)束后都會播放:一位媽媽打來了熱水給她的媽媽洗腳……
生(爭著):我知道!我知道!……
(看著他們迫不及待的樣子,我示意其中的一個孩子接下去講。期間,不時有孩子跟進去一起講述廣告內(nèi)容。而到最后,“媽媽,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這句話,大家是一齊說出來的。)
。ê⒆觽兊挠∠笫嵌嗝瓷羁贪!感謝你,少兒頻道。你不但給孩子們帶來了唯美的視覺享受,更給孩子們播下了愛的心靈種子。領(lǐng)會了它,理解課文又有何難?)
師:你們講得真是太棒了!還記得廣告最后的一句話嗎?
生:愛是需要傳遞的。
師:在廣告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愛?
生:媽媽給老奶奶洗腳。
生:媽媽給孩子講故事。
生:孩子給媽媽打水。
生:孩子給媽媽講故事。
……
。ㄎ倚老灿诤⒆觽兊母惺芰。)
師: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愛是怎么來的嗎?
生(爭著):他是從媽媽那里學來的。
師:你們真是聰明!這就是:愛的傳遞。
師:你能仔細地讀讀課文《棉鞋里的陽光》,找出這樣的愛嗎?
……
。ê⒆觽兊念I(lǐng)會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1、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廣闊,語文教育的天地也應(yīng)有多廣闊。因此,語文教學要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學習結(jié)合起來,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chǔ)。
2、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更多地依賴于已有的生活感受。這則廣告,是孩子們耳濡目染的活教材。通過天天看動畫片的接觸,孩子們已通過多種感官生動地領(lǐng)會了它,變成了自己的切身體會。課堂上,從他們爭先恐后地想講述到最后異口同聲地講完《愛的傳遞》,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因此,放手讓孩子講述生活感受,運用這種體會,引導(dǎo)學生把它遷移到對課文的學習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為自己當時的決定感到慶幸。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教案 篇15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康富小學 羅海鷹】
一年級的孩子會思考嗎?答案是肯定的,給他們思考的空間,會還你更多的驚喜!
學習《棉鞋里的陽光》,孩子們問我在陽臺上見過陽光,在操場上見過陽光在教室里見過陽光,可是,陽光怎么會跑到棉鞋里呢?楊佶──一個結(jié)實好學的男孩子站起來紅著臉說:“有一次我不小心尿床了,媽媽把我的被子抱到陽臺上曬的,晚上我睡覺的時候覺得特別暖和,我聞到了太陽的味道,感覺到好像和媽媽睡在一起,好舒服,好溫暖。”說得多好!我情不自禁地說:“多好的媽媽。“殃柟馑偷搅四愕拿薇焕。下一次,媽媽一定會把陽光送到你的棉鞋里。孩子,你能讀一讀這篇課文的題目嗎?”孩子捧起書,很有感情地把課題讀了一遍,我豎起了大拇指,其他的孩子也一起讀起來。我微笑點頭,內(nèi)心卻為我的學生感到由衷的驕傲!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小學 湯 燕】
《棉鞋里的陽光》所傳達出來的中國傳統(tǒng)道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長輩,學會體貼。
【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朱村鄉(xiāng)小 顏樂華】
〖挖準教材的“亮點”〗
新課程的小學語文課本所選入的課文大多文質(zhì)兼美,就內(nèi)容而言,有反映家庭生活的;有謳歌革命前輩的;也有講述童話故事,闡明道理的?梢哉f,語文課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們在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滲透德育,在學生的心靈播下適應(yīng)健康發(fā)展的種子,但是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挖準教材中的德育“亮點”。
例如課文《棉鞋里的陽光》,我們該讓學生通過體會小峰學著媽媽給奶奶曬棉鞋這一事件,讓學生認識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溫馨,并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guān)心體貼家里的每一個人。
挖準了教材的德育“亮點”,在課文教學中,我們就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浙江省富陽市富春二小 邢文琴】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我首先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我覺得文章不像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文章卻也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教學前可布置學生留心體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是怎樣關(guān)心、照顧自己的,并試著去為自己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為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作鋪墊。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德培小學 孫曉帆】
在閱讀活動中,學習目標起著定向的作用。學習目標的指引,讓學生明晰自己的認知方向,形成一種心理預(yù)設(shè),進而維持一個適度的“認知焦慮”。在適當?shù)膹娀,“認知焦慮”會愈發(fā)強烈。這種強烈的“認知焦慮” 可以讓學生的期待視野與文本保持一定的美學距離,可以有效地將學習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棉鞋里的陽光》一課時,我這樣對學生說:“我看見過陽光,她給田野披上了一層金黃的薄紗,給小河撒上了粒粒閃光的金粉,給小朋友的小臉蛋化上了一層閃亮的淡妝?墒怯袀小哥哥卻說奶奶的棉鞋里也有好多陽光。到底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讀課文!边@樣的懸念像一個強大的磁場,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他們在親歷妙趣橫生的閱讀和探求的同斶,發(fā)現(xiàn)閱讀這塊沃土有著廣闊的空間等著自己去開墾、去耕作,這個過程充滿著尋找的快樂和發(fā)現(xiàn)的滿足。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辛店桑楊小學 李素貞】
〖認字學詞,積累語言〗
認字學詞,是一年級下冊閱讀教學仍需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任務(wù)。識字,關(guān)鍵是要求適當,方法、策略對頭。課內(nèi)識字,不要脫離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要采用各種方法,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新詞讀一讀;小組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在合作中學;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等,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復(fù)習鞏固字詞也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可以將要識記的字詞編成句子或短文,如“上午,我把棉被曬出去,晚上,脫了衣服躺在床上,蓋著陽光照過的被子,真舒服,不一會兒,就合上了眼睛!边@一段話中,就復(fù)習了課文中的11個生字(《棉鞋里的陽光》)。識字必須及時鞏固,不斷鞏固,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自讀、互考,學生看字卡、師猜生字等,在活動、游戲中,借助語言環(huán)境鞏固。生活中識字要調(diào)動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如招牌、商標、廣告、報紙等,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識字本”,或剪剪貼貼,或自己寫,或家長寫,定期交流評比,多多益善。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右江區(qū)汪甸鄉(xiāng)長平小學 陸秀朵】
〖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識字〗
我利用剛認的生字自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兒歌、字謎,讓學生快樂鞏固識字。如在《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中,我是編了這么一句順口溜:“脫棉衣,躺下來,蓋棉被,合眼睛、睡午覺!比绱死世噬峡诘捻樋诹,讓學生快樂地記下了“脫、棉、躺、蓋、被、合、眼、睛、午”這八個生字。還鼓勵學生從電視、招牌、商品商標上找到剛認字讀一讀,及時鞏固認字。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如利用一些少兒報刊作為獎勵讓他們讀一讀(在農(nóng)村,孩子們很少有圖文并茂的少兒書刊閱讀,用可以看書刊作為獎勵,可以激起其他學生鞏固識字的欲望。)。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二小 湯柳燕】
〖巧舌編句〗
在學完一課生字后,可讓學生將剛學的生字編成一句話或一段話,盡量用上所學生字,而且用得越多越好,從而及時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如學完《棉鞋里的陽光》這一課的生字后,學生編了這樣一句話:下午,我收起曬過的棉被。晚上,我脫了衣服躺在床上蓋上棉被,合上眼睛睡得真香。(劃線的字即為本課生字)其他同學就根據(jù)所聽之句,把句中所含的生字一個一個從生字卡片中找出來,再當小老師帶著全班同學讀。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象山外國語學校 方利民 特級教師】
讓學生抓住文中的空白點,抓住文中的概述點,抓住文中的延伸點,或化虛為實,或化略為詳,或化文為我,進行動態(tài)的讀寫言語實踐,從中實現(xiàn)共振。但要注意的是,讀、寫訓(xùn)練必須有語文的要求,或內(nèi)容的內(nèi)化、或形式的遷移!靶》逑耄耗棠痰拿扌灿忻藁ā保ā睹扌年柟狻罚┬》逑胄┦裁茨兀烤鸵焉衔拿枋鰦寢尩难孕芯渥舆M行內(nèi)化,不是讓學生無中生有。
【浙江省紹興市陳家葑小學 周小鳳】
〖激勵自信,有效互動〗
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運用多種激勵方式點燃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并讓它成為一個人可終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養(yǎng)。換句話說自信心可以用愛來喚醒。教師可以通過深情的眼神、自然的笑貌、甜美的嗓音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喚醒了他們的信心,點燃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加自愛自強,一股幸福、歡樂、奮發(fā)的激流在孩子們的心中蕩漾!這種是教師的期待和熱愛而產(chǎn)生的影響。
比如《棉鞋里的陽光》一課,對于學生的朗讀,我總是用“ok”、“真棒!”或伸大姆指來響應(yīng),即使學生的朗讀很平常,我也毫不吝嗇地給學生以鼓勵;當學生不敢表述時,全班學生會一起呼喊本班的奮斗口號:“掌聲響起,鼓勵自己,我能行,我最棒。”被鼓勵的學生像汲取了信心和勇氣,聲音洪亮地感情豐富的來表演朗讀。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平等對話,不但有言語的溝通,還滲透著心靈的交融,使課堂充滿了“人情味”。學生變得樂于朗讀,敢于朗讀,思維開放,智慧互相碰撞,實現(xiàn)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激勵方式可以靈活運用,諸如:眼神贊許、頷首、伸大拇指、微笑、撫摸學生的頭等動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樣的”等語言,還可以用評選“朗讀優(yōu)秀獎”、“表現(xiàn)獎”、“創(chuàng)新獎”等。在老師和同學一次次地評價中,他們互相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在老師和同學的一次次鼓勵中,他們互相有了進步和感悟。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鐘屋小學 鄭桂花】
幫助學生理解詞義要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幫助學生建立詞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是抽象地講解詞的意義,如:課文中出現(xiàn)的動詞及表示狀態(tài)方面的形容詞,可以進行動作演示或物體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如在教《棉鞋里的陽光》時,我對文中的一些動詞如:鉆、躺、合、擺、伸、收、脫,先讓學生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在語言環(huán)境下反復(fù)朗讀,接著和學生一道做游戲,我說表示動作的詞語,學生表演,看誰的動作表演有創(chuàng)造又準確,不需老師再講解,學生通過觀看和自演,詞語意思全明白了。
【重慶市歇臺子小學 鄧 刃 李國升】
《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 在學習《棉鞋里的陽光》一文認識“照”字時,有一位小朋友說:“老師,我是用兒歌來記憶的:一個日本鬼,手拿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下四點血”。我立刻肯定地回答他:“你的這首兒歌很形象,但拿‘刀’殺‘人’流‘血’聽起來多可怕呀。老師也有一首兒歌,請小朋友來評一評哪首兒歌更好聽。‘上邊日刀口,四點在下頭。陽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飄’!焙苊黠@,學生都覺得后面這首兒歌像一首優(yōu)美的小詩。
【湖北省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 楊亞玲】
〖“老師,您錯了!”〗
今天,我在教學生認生字時,把拼音注在生字上。突然,一個學生舉起了手,小聲地說:“老師,您錯了。”我問:“哪兒錯了?”“‘看’字錯了!睂W生仍是小聲地說。我回頭認真地看了一下“看”字,覺得并不錯,就又問:“到底哪兒錯了?”他漲紅了臉,鼓起勇氣說:“你把‘kàn’寫成‘kàng’了!蔽易屑毧戳丝,說:“你說得很對!老師謝謝你的提醒,老師是錯了!”說完,我把“kàng”改成了“kàn”。
回頭看看那個同學,他得意著呢!
我不知道別人面對學生的批評會怎樣想。但我是開心的。我知道,如果教師高高在上,扮演著不可挑戰(zhàn)的知識權(quán)威的角色,學生就會有壓力,就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他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也就不能真正地發(fā)揮出來。
【遼寧省葫蘆島市世紀小學 王 燕】
〖來源于“替”、“給”、“幫”、“為”的思考〗
一、背景
教學第六課《胖乎乎的小手》之后教學第七課《棉鞋里的陽光》。
二、有感而發(fā)
《棉鞋里的陽光》一文敘述了小峰見媽媽幫奶奶曬棉被,然后幫奶奶曬棉鞋的事。文章質(zhì)樸,讀來溫馨滿懷。課上,有這樣一個句式,“小峰幫奶奶曬棉鞋”。由于第六課說說做做有以下練習:
我替媽媽____________。
我給爸爸____________。
我?guī)屠蠋焈___________。
我為大家____________。
因此,在備課時,我有意讓學生復(fù)習“替”、“給”、“幫”、“為”這樣幾個詞語,所以設(shè)置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句子中“幫”你可以用別的詞來表示嗎?”原本認為孩子順理成章說成:“我為奶奶曬棉鞋,”或“我給奶奶曬棉鞋”等等,誰知學生對此竟闡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令我頗為震驚。當一名學生說: “我替奶奶曬棉鞋”時,吳瞳同學舉手表示反對,他的理由是這樣的:文章中奶奶并沒想曬棉鞋,因此不能用‘替’,“替是他想做但沒做,你來代替他做,文中是小峰的想法,是他主動做,而不是替奶奶,所以用‘替’不準確!睙o可厚非,他的發(fā)言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此我不禁想到:平時我們在機械地讓學生進行變更句式,替換詞語等類練習時,是否忽略了語言的內(nèi)在情感因素,而讓這一切變成了簡單的知識,也難怪如今孩子的作文中沒有充滿個性的語言了!
當語言不再有情感的內(nèi)涵,我們真的已經(jīng)失去了太多珍貴的東西。而這,將會使我們的母語降低它的魅力。這,無論如何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天津市河西區(qū)教研室 丁文靜】
〖以語言環(huán)境識字為主〗
閱讀是識字的目的,也是識字的途徑。因此識字和閱讀是緊密聯(lián)系的。我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識字。體現(xiàn)“文中識字──詞中識字── 識記單字──遷移識字”的過程。
文中識字,主要是在指導(dǎo)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有識字意識。如學生自讀課文時,畫出不認識的字。
在匯報讀書情況時,學生利用聽讀、指讀等方式,強化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記字;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讀不正確的主要原因是字不認識),對認讀字用投影、板書等方式加以強化。
案例:《棉鞋里的陽光》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全文的把握情況(說說課文講什么事),板書并認讀字詞:
棉鞋里的陽光
媽媽 曬棉被
小峰 曬棉鞋(擺)
在讀奶奶蓋著曬過的棉被很舒服時,讓學生畫一畫表示奶奶動作的詞,教師在反饋時板書“脫、躺、合上眼睛”,指導(dǎo)學生認讀。
〖問題設(shè)計要有較高的思考和探究價值,牽一發(fā)動全身,避免在理解課文時問題瑣碎,引領(lǐng)過多〗
案例:《棉鞋里的陽光》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可以抓住“小峰為什么給奶奶曬棉鞋?”這易問題思考(學生可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回答:① 小峰看見媽媽給奶奶曬棉被;② 小峰看到曬過的棉被使奶奶很舒服;③ 小峰想曬過的棉鞋會使奶奶很舒服。學生也可能根據(jù)自身的感受回答:④ 小峰愛奶奶。)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引導(dǎo)學生朗讀相關(guān)的段落。對于學生沒有注意的地方,可以引導(dǎo)學生讀這一部分,再思考上述問題。這樣一個問題把全文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情感、指導(dǎo)朗讀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促進整體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案例:《棉鞋里的陽光》
講小峰孝敬奶奶,幫助奶奶做事。很多老師就意識到應(yīng)該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在家中孝敬父母的事。但是有的老師提出,由于本單元的主題是“家庭”,類似的遷移活動在《胖乎乎的小手》中搞過了。這時,我們應(yīng)該考慮的是如何結(jié)合本課特點,體現(xiàn)較前一課的發(fā)展。即本課在講小峰幫奶奶曬棉鞋時,講了“為什么曬?(看見什么,想到什么)”“怎樣曬”(輕輕地擺)“結(jié)果(奶奶的表現(xiàn))”,所以本課學生可以仿照課文說幾句話或一段話。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實驗小學 朗明仙】
〖認字學詞,積累語言〗
課內(nèi)識字,不要脫離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要采用各種方法,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新詞讀一讀;小組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在合作中學;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等,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復(fù)習鞏固字詞也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可以將要識記的字詞編成句子或短文,如“上午,我把棉被曬出去,晚上,脫了衣服躺在床上,蓋著陽光照過的被子,真舒服,不一會兒,就合上了眼睛!边@一段話中,就復(fù)習了課文中的1 3個生字(《棉鞋里的陽光》)。識字必須及時鞏固,不斷鞏固,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自讀、互考,學生看字卡、師猜生字等,在活動、游戲中,借助語言環(huán)境鞏固。
【天津市大港區(qū)石化三小 薛秀娥】
新課程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合作交流、探索學習成為主要的教學形式。比如,語文課上,教師注意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感受語文就在身邊,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會“左右”和“上下”的關(guān)系。通過安排“看一看”、“做一做”、“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猜一猜” 等的活動,采用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供了大量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所有這一切,都在試圖使學生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比如,學習《棉鞋里的陽光》一課,完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分析課文,學生 抄寫段意的固定程式,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教給學生。由學生自己畫一雙棉鞋、一個太陽,讓太陽光直射棉鞋里。引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使“直播”的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的過程。在語文識字課上,老師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用自己認識的字教同學,同學們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然后又通過游戲方式讓每一個孩子識字過關(guān)。下課了,同學們說:“這節(jié)課真有意思,我們喜歡上語文課,喜歡當小老師,喜歡做游戲!
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的人文內(nèi)涵──談《棉鞋里的陽光》的教學感悟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官堂小學 王善英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文章貼近兒童的生活,是兒童身邊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語言樸實純真,深受學生喜愛。但文章散發(fā)出的濃濃親情,關(guān)心長輩與現(xiàn)在獨生子女的行為有一定的差距,學生一下子難以領(lǐng)悟。另外,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對話較多,且第一次出現(xiàn)了敘述語置后的形式,學生也難以理解。
為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的人文內(nèi)涵,突破朗讀的難點,我主要設(shè)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注重朗讀指導(dǎo)
在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我很快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課文中的對話較生疏,不少學生甚至把小峰又問的話,當作媽媽說的話來讀。于是,我先讓學生自己反復(fù)朗讀,通過自由讀,同桌對讀,分清小峰母子的對話。接著,我又通過示范朗讀,和學生對讀,學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敘述語置后的形式,從而,對課文有深入的了解。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想象
在讀通課文后,我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如: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的說,知道了媽媽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給奶奶曬棉鞋這件事。當然,也有不少學生提出:“棉鞋里怎么有陽光?”這個問題。在討論、交流、解答了問題后,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說奶奶蓋上棉被,穿上棉鞋后的心情、動作、語言。說說小峰的想法……
最后,在朗讀了課文結(jié)束語:小峰笑了笑,說:“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這句話后,為使學生理解課文的人文內(nèi)涵,我又加了一句:
“聰明的小朋友,請你想一想,棉鞋里除了有陽光,還有什么?”
我的本意是想引導(dǎo)學生說出“孩子對奶奶的愛!”可是,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學生們根本無法理解這么“深奧”的問題。
不少學生說:“棉鞋里還有棉花!
也有學生說:“棉鞋里還有棉布。”……
面對學生的不同回答,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是強拉著學生往自己編織的套子里鉆呢?還是任由學生暢談自己漫無邊際的體驗?
后來,我還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到自己的思路上了,因為,我覺得當今倍受長輩寵愛的孩子需要體會一下怎樣去愛父母,愛爺爺、奶奶。不知這樣做是否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